热门关键字:  听力密码  听力密码  新概念美语  单词密码  巧用听写练听力
图书信息

梅兰竹菊松诗词与君子文化再读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 者】李汶净 著 【I S B N 】978-7-5226-2426-6 【责任编辑】张玉玲 【适用读者群】本专通用 【出版时间】2024-04-01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228 【千字数】279 【印 张】14.25 【定 价】68 【丛 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丛书 【备注信息】
图书详情

    本书以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咏梅诗、咏兰诗、咏竹诗、咏菊诗、咏松诗为经,以源远流长、儒雅高格的君子文化为纬,将植物花卉诗词研究同文化研究相结合,由植物花卉而及植物花卉诗词,由植物花卉诗词而及君子文化;通过诗中的梅兰竹菊松去感知其蕴藉的君子人格之美,去体悟历代梅兰竹菊松的吟咏者所钟情的君子气度与风范以及他们本人的君子之气。

    本书采用散文化笔法,将文学与文化相结合,追求文助意行和意助文心,不管是目录还是正文,都力求整饬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整饬。第一章从梅花的特点、颜色、香气、花形讲到梅花与国人的情感联系、梅花的交游对象、梅花的精神特质,以及梅花与君子的人格联系。第二章从兰花的名称、叶、花、香讲到兰花的精神内涵,以及绘画艺术中的兰花与君子的人格联系。第三章从竹子的风采、秉性、神话传说与君子人格的联系一直讲到与竹子相关的名人轶事、文化典故。第四章从君子对菊花的认知、爱好、感叹、模仿一直讲到菊花的婉约、豪情与君子的人格联系。第五章从松树的姿态、本性、声音一直讲到松树的气节、志向、气度与君子的人格联系。

    提起“君子”一词,我们立刻会想起许多与“君子”相关的名言警句,譬如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论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尊贤而容众,喜善而矜不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出自《孟子》的“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出自《庄子》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出自《菜根谭》的“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出自《围炉夜话》的“君子存心,但凭忠信,而妇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乐得为君子”;出自人们日常生活用语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那么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其实是一种总称,是人们对一种理想人格的整体概括。它是人们广泛认可的一种光辉的人格形象,是人们向往和推崇的一种楷模式的典范。君子身上所闪耀的理想光辉足以彪炳千古。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君子”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血液中,并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它已经变成一种做人的圭臬,并成为一种潜在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影响人们。

    众所周知,我国的儒家文化始终与道家文化相辅相成。也就是说,在我国的君子文化中既有儒家文化的内容也有道家文化的内容。如果没有儒家文化,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抱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而如果没有道家文化,国人灵魂的安顿、心灵的救赎就失去了精神的家园。因为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一直是互相补充、相生相存的,所以“君子文化”中的“君子人格”作为一种理想人格,既包含了儒家文化的要素,也包含了道家文化的因子。具体而言,君子人格既包含了宽厚爱人、忠君爱国、文质彬彬、正直守信、匡扶正义、坚贞顽强、大智大勇,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乐观豁达、高洁清雅、自甘淡泊、回归自然、精神超脱等道家文化方面的内容。身上儒家文化色彩强烈一些的君子可以称之为儒家式君子;身上道家文化色彩强烈一些的君子可以称之为道家式君子。相较而言,儒家式君子更强调一种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而道家式君子则更侧重于独善其身、逍遥自在和宁静致远。但不管是儒家式君子还是道家式君子,二者都很看重君子本身的正心笃志、崇德弘毅,都主张崇德向善、坚持修身。因此,但凡有上述所列人格之一的,就可以称之为君子。所以,在我们的君子名单中,既包含了孔子、孟子、李白、杜甫、屈原、姜子牙、诸葛孔明等儒家式君子,也包含了老子、庄子、伯夷、叔齐、商山四皓、严子陵、陶渊明、竹林七贤、竹溪六逸、苏轼等道家式君子。而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道家式君子在我国文化中要更受推崇和尊重。尽管儒家文化的祖师孔子被尊为“文圣人”,但他对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非常尊敬,因为他曾经向老子问礼、求学,视老子为老师。所以,李白尽管四处干谒,寻找出仕的机会,仍然对在野的道家式君子孟浩然充满了无限的景仰,将之比拟为“高山”,在《赠孟浩然》一诗中不无敬佩地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所以,尽管汉高祖刘邦一度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但是当看到吕后请出山的道家式君子商山四皓也支持太子刘盈的时候,立刻就拿定了不再更换太子的主意。所以,人们提起道家式君子陶渊明的时候总是以“高风”称赞之,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敬重。当然,一般向往君子,尤其是向往、尊崇道家式君子的人,其本人常常也离君子的距离不太遥远,否则他们是不会起君子之思的。总之,君子文化中的君子品格是一种人格力量,它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对他人、对社会都是如此。提起君子,人们会肃然起敬,也会衷心向往。

    中国人一向有侍弄花草、吟风弄月的雅情雅趣,这份雅情雅趣源自国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深情。在面对自然界中花花草草的时候,文人墨客常常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它们的身上去,因而那些花草树木便有了人性的内容。因为内心深处对君子品格的尊崇,文人墨客在情感投射的时候又会不自觉地将所看到的花草树木与君子品格相联系,从而使得那些植物也打上了君子的烙印,尤其在面对一些具有独特特点的植物的时候,这种联系就更加普遍与频繁。譬如,对松竹梅,人们看到它们共同的耐寒特点,就将它们合称为“岁寒三友”,并将它们不惧严寒的特点和君子品格中的威武不屈、孤介耿直、矢志不移等内容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君子的气质。类似的还有“梅兰竹菊”四种植物。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或怒放于寒秋(菊),或傲放于严冬(梅),或盛开于幽谷(兰),或为高贵的神鸟凤凰的食物(竹);它们的独特也让人们对它们青睐有加,并将坚强、清雅、淡泊、脱俗等君子品格和它们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花中四君子”的美誉。文人墨客不仅赋予这些植物君子的品格,还做诗填词、为文做赋来赞美它们。由此,我国的诗文便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岁寒三友”(松竹梅)和“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讴歌与赞美。

    当人们在欣赏梅兰竹菊松并赋之于诗词的时候,既是在赏花观物、吟诗作赋,也是在抒发自己的君子怀抱、寄托自己对君子品格的追求。也许,当人们真正地走进梅兰竹菊松的世界、走进吟咏梅兰竹菊松的诗词中的时候,也是人们与梅兰竹菊松身上的君子品格精神对话的时候。在忙碌紧张的工作生活和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精神更需要这样的相遇和对话,因为人们的心灵需要诗意的栖居、需要君子文化的滋润!所以,从梅兰竹菊松身上,乃至于从吟咏梅兰竹菊松的诗词去品味君子人格、学习君子文化,对当代的我们无疑具有一种心灵净化和境界提升的作用与意义。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钢筋混凝土、不是机器人、不是木头人,大概也在于人类能从内涵深刻、情意丰富的诗文中,尤其是从蕴含着丰富君子文化的诗文,譬如植物花卉诗词“梅兰竹菊松”中解读出丰富心灵、充盈灵魂的内容吧。

    前言
    第一章 咏梅诗词中的君子文化 1
    第一节 梅花的特质与咏梅诗歌的滥觞 1
    第二节 从梅花的颜色气味花型看君子形象 5
    第三节 从梅花与国人的情感联系看君子寄托 17
    第四节 从梅花的“交游”看君子情怀 27
    第五节 从梅花的神韵看君子品行 30
    结语 48
    第二章 咏兰诗词中的君子文化 50
    第一节 兰花种类与中国古典诗歌 50
    第二节 兰花的“叶”“花”“香”与君子风姿 55
    第三节 兰花的精神内涵与君子人格 62
    第四节 绘画艺术中的咏兰诗与君子之德操 77
    结语 81
    第三章 咏竹诗词中的君子文化 83
    第一节 竹有风采:“萧萧尘外姿” 83
    第二节 竹有秉性:“岁寒别有非常操” 87
    第三节 竹有高格:“依依似君子” 100
    第四节 竹有神话:“欲知抱节成龙处” 103
    第五节 君子恋竹:“何可一日无此君” 112
    第六节 君子亲竹:“无竹令人俗” 116
    第七节 君子喜竹:“兰亭雅聚”“竹林七贤”“竹溪六逸”等 121
    结语 128
    第四章 咏菊诗词中的君子文化 130
    第一节 君子论菊:“秋花不比春花落” 130
    第二节 君子知菊:“本性耐寒” 133
    第三节 君子乐菊:“菊花须插满头归” 138
    第四节 君子爱菊:“千古高风说到今” 142
    第五节 君子学菊:“也共先生晚节香” 151
    第六节 君子叹菊:“但惭终岁待重阳” 155
    第七节 君子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 159
    第八节 君子借菊寄深情:“人比黄花瘦” 164
    第八节 君子赋菊以豪气:“战地黄花分外香” 169
    结语 174
    第五章 咏松诗词中的君子文化 177
    第一节 松树的潇洒:自然安闲的君子品格 178
    第二节 松树的隐逸:高蹈出尘的君子行踪 183
    第三节 松树的本性:坚守道义的君子风骨 189
    第四节 松树的气节:孤直不群的君子操守 195
    第五节 松树的声音:宁静致远的君子心歌 201
    第六节 松树的志向:壮志凌云的君子抱负 205
    第七节 松树的淡然:壮志未酬的君子尊严 210
    结语 214
    参考文献 217
    后记 219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