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改革 提升育人质量——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成果(高职卷)

-
【作 者】主编 丁晓昌
【I S B N 】978-7-5170-1766-0
【责任编辑】杨庆川/石永峰
【适用读者群】本专通用
【出版时间】2014-03-01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844
【千字数】1002
【印 张】52.75
【定 价】¥136
【丛 书】暂无分类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本书是江苏省教育厅自2005年开始至今已立项建设的4批、1400项省级高教教改课题的优秀成果集。全书分为本科卷和高职卷两大部分。本科卷收录成果134项,其中成果简介71项,成果摘要(短论集萃)63项;高职卷收录成果101项,其中成果简介41项,成果摘要(短论集萃)60项。
这些成果涵盖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各方面,对于提升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确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明确要求“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作为全国高教综合改革试点区,江苏近年来在深化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
首先,坚持育人为本,高教质量工程成效显著。江苏现有普通高校131所,在校生183.04万人,其中研究生14.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6%,步入“后大众化”阶段。全省高校全面落实质量立教战略,切实推进教育质量工程的各项举措,把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十二五”以来,积极推动具有集群优势和共享机制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面向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566个重点专业类(群),增设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超过新增专业总数的70%,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更加健全。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2个(全国第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62个。每年支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000个左右。在教育部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江苏高校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实现金牌总数五连冠。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2.6%。
第二,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稳步推进。从2010年起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优势学科建设,一期项目遴选建设了122个优势学科。截止到2012年底,江苏高校已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9个,国家重点学科5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个,占全国的份额达到10%左右,形成了与创新型经济关联度高的重点学科体系。有13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占全国的11.3%。全省高校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的学科数达46个。在多个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中,江苏高校进入前100名的数量均居全国第二,其中省属高校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第三,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分别牵头的3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14个国家“2011计划”。近三年江苏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99项,列全国各省域第二。高校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数近33000项,与企业共建各类产学研联合体约3000个,签订科技服务合同47914项,成交总金额达156.3亿元。
第四,人才强教战略深入实施。大力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实施“江苏产业教授计划”,积极探索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共享模式,已选聘266名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深入实施省“333工程”、“青蓝工程”,每年选派350名左右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高水平大学研修。同时,全省高校聘请的外国文教专家保持1000人左右的规模。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名师工作坊”、“新教师研习营”、教学沙龙等方式,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第五,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同推进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力争把江苏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面向长三角实施的省际间学生交流互派计划在国内首开先例。高校学分制改革、教学联盟和职教集团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落户江苏。
当前,高教转型发展处于关键期,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解决好高教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高教综合改革,努力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为鼓励高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探索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探索形成江苏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新亮点、新特色,有必要深入总结长期教改实践和探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果。
为鼓励和引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江苏省教育厅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一次,已立项建设了5批1935项省级高教教改课题,培育和积累了一大批优秀教学改革成果。这些课题及成果对于提升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引领示范作用。为总结和梳理高教教改研究课题成果经验,加大推广力度、促进成果共享,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组织编撰了本书。全书分为本科卷和高职卷两大部分。本科卷收录成果134项,其中成果简介71项,成果摘要(短论集萃)63项;高职卷收录成果101项,其中成果简介41项,成果摘要(短论集萃)60项。这些成果涵盖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各方面,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从群众反映强烈、制约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聚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处着力,精准发力,注重特色,重点突破,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引领力,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行动力。
鉴于许多课题所涉的选题乃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常研常新的问题,因此本书汇编的许多成果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成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完善,加之经验不足和时间仓促,如有疏漏或偏颇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1月
第一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酒店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周春林 1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创新与研究 邓 峰 邵汝军 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证研究 程培堽 顾金峰 9
基于创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蒋心亚 成丙炎 13
基于BTEC的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孙正国 陈国钧 16
高职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吴光林 2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王 虹 钱闻明 25
基于信息产业链“三依托三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闵 敏 邓志良 29
“工商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张建华 33
“1+2”型高职电气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邓志良 秦益霖 36
“校企联合、岗位主导、三段实施”的软件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聂 明 4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戴 勇 华 坚 44
以集团化模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华桂宏 马元兴 48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傅 筠 承剑芬 53
第二篇 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
动态调整机制的探索研究 蒋国平 卢 兵 57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实一体化的路径探索 季跃东 王 飞 61
基于工作导向创新实践的电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井新宇 马 青 6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础课程的整体改革 顾惠明 71
重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郝 超 张金标 76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电子商务省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和实践 晏维龙 桂海进 81
高职高专课程建设标准和评估研究 程宜康 陈 雁 86
高职院校课程化教育产品服务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潘绍来 徐 暐 90
第三篇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创新共享型”高职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代 洪 周天沛 94
示范性高职院开放式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吴学敏 98
第四篇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新医改视阈下以社区就业为导向的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
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陈国忠 102
公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实体董事会运行机制研究 李建国 黄志纯 106
“进课程、建平台、立项目、创机制”——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
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曹建林 张建忠 110
“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实践和研究 陆 敏 115
第五篇 教学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数据采集平台系统集成与应用研究 李 畅 120
高职院校专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王国庆 123
高职院校“多元主体、双线运行、三化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曹根基 蔡敏燕 128
基于高职数据采集平台的动态仪表盘系统研发与应用 李 畅 135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作品化改革研究 管德明 黄 伟 140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工作状态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贾俐俐 陈锁庆 143
“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下的全面教学质量管理 刘凤云 147
基于顾客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模式探索与实践 冯国平 152
第六篇 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效研究 徐 萍 郑坤启 157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教育的衔接研究 李 红 肖熙妍 163
高职特色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吴宝明 何师迅 167
高职日语精听精解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唐建华 17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职业技能规范标准及评估体系的研究 王立群 175
第七篇 短论集萃
市场营销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崔 平 178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刘全胜 180
服装专业校企联动产学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根芹 王银明 182
建设类五年制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实践研究 黄志良 金友鹏 184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学生
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 丁帮俊 袁锡明 187
船舶制造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的
研究与实践 李 军 范育军 189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
研究与实践 王鸿磊 朱作付 191
与名企深度合作 共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 培养高素质技术
技能型人才 张荣华 许士群 193
高职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义平 易 飚 195
“五位一体”校企紧密合作,培养建筑类高技能人才的
研究与实践 陈红秋 石泉彬 197
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吉文林 199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何晓春 徐明喜 201
高职院校考试改革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季 翔 203
“入门—入行—入职”递进式的高职教育课程与
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祁洪祥 205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柯晓扬 袁忠霞 208
高职环保类专业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杨春和 蒋云霞 210
高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郝 超 许朝山 212
高职院校聋人动漫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蒋小艳 葛修娟 214
高职院校“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 姜春艳 216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体系结构的建设 于大为 陈 芳 218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 戴伟民 220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体化”课程构建 贺仰东 马晓明 222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研究 姜大庆 蒋丽丽 224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成果
——以纺织服装类专业为例 金卫东 227
高职土建类专业实践导向课程系统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季 翔 陈志东 229
基于教学团队的项目课程建设 潘永惠 包 芳 231
高职商科类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实证研究 沈苏林 233
软件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 许晓宁 吴振慧 235
高职院校专业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 张洪斌 237
国际商务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郭晓晶 秦殿军 239
产业链架构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施泽波 241
高职项目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蒋庆斌 243
农业高职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张 龙 葛竹兴 245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观重构高职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王志平 247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语言文化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傅江华 杨德兴 25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曹雨平 曹必文 252
相关医学教育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吕俊峰 孙小娅 254
高职经贸类专业项目化课程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冯国平 张 军 256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
的研究与实践 杨善江 258
高职“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杨亚新 260
高职院校建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王 伟 蔡丽芬 262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马金平 冯 利 264
创业情境下构建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 张安凤 高秋香 266
多元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冯 瑞 袁 华 268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构建与管理创新 赵炳起 马 林 272
高职教育“六三制”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沈士德 刘海波 274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黄 斌 276
高职生化技术类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创新 顾 准 278
高职有机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顾春茂 280
高职高专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林德明 程培堽 282
校本文化资源在高职德育实践中的有效渗透 魏晓锋 鲍育育 284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张 萍 286
地方高师专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及保障机制研究 杨必武 王芳亮 288
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体制建立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卢 兵 290
基于院系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研究 陈家颐 戴世明 292
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研究 曹钧尧 龚向东 294
基于客户价值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机制研究 李大洪 296
理工科类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李明高 298
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王荣成 300
艺术院校工作室教学模式下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 施教芳 吴昀辰 302
附件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未汇编名单(2005-2011) 304
- 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应用 [主编 王明超 芦娅云]
- 民航客舱服务实用英语教程 [主编 田静 徐亚玲]
- 工程数学 [主编 郭立娟 王海]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刘 军 杨国龙 刘天成]
- MySQL数据库项目式教程 [陈亚峰]
- 智能化技术基础(第三版) [邓文达 李礼]
- 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微课版) [主 编 黄滴滴]
- 大学应用数学 [主编 郭立娟]
-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与实践 [主编 但唐仁]
- 工业机器人拆装与调试 [主编 胡月霞 向艳芳 朱奇]
- 信息技术基础 [主编 唐倩 邵锐]
- 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微动教学法 [石铁峰 石家羽 著]
- Photoshop 图形图像项目化教程 [主编 胡斌斌 黎娅 苏大椿]
- 高职院校软件类专业“类上班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智勇 王海洋 著]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主编 姜国权 姜福佳]
- 信息技术(微课版) [王云 徐江鸿 李清霞 罗学锋 ]
- 管理基础与实务 [主编 王凤基 颜汉军]
-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主编 杨缨 李佳]
- 人工智能概论(第二版) [主编 任云晖 丁红 徐迎春 ]
- 信息时代美育之道 [主编 刘宏宇 黎娅]
-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项目式教程(微课版) [主编 苏陆]
-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微课版) [主编 王艳萍 安华萍]
- 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第三版) [主 编 赵艳莉 耿聪慧]
- 应用数学 [主编 刘东海 刘丽瑶]
- 计算机网络基础创新教程(模块化+课程思政版) [主编 唐继勇 李旭]
-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案例教程 [主编 周丽娟 王璐]
- 路由交换技术项目化教程 [主编 范国娟]
- 信息技术基础立体化教程 [邹承俊 周洪林 刘和文 叶煜 ]
-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实践 [主编 唐继勇 刘思伶]
- 信息技术基础项目化教程 [主编 王宏斌 王万丽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