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听力密码  听力密码  新概念美语  单词密码  巧用听写练听力
图书信息

经济学基础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 者】主编 闫彦 周登峰 【I S B N 】978-7-5084-8748-9 【责任编辑】张玉玲 【适用读者群】高职高专 【出版时间】2011-07-22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156 【千字数】240 【印 张】9.75 【定 价】19 【丛 书】现代服务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规划教材 【备注信息】
图书详情

    本教材注重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逻辑性和通俗性,试图以简明扼要且通俗易懂的方式向高职高专学生介绍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为此,本教材首先区分了经济学语境中的市场经济与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介绍了经济学的整体架构及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在每个学习单元的学习导入中将单元学习内容与这些经济学原理关联起来,既让学生在入门阶段就清楚地了解经济学的整体架构及其基本思想,又使绪论教学真正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了使教学内容既贴近现实,又深入浅出,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尽量结合当前实际,用事例和直观的图表阐述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除绪论部分外,全书共分10个学习单元,前7个单元是微观经济学部分,后3个单元是宏观经济学部分,每个学习单元都配有自测题和参考答案。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读者可以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和万水书苑网站免费下载,网址为:http://www.waterpub.com.cn/softdown/和http://www.wsbookshow.com。

    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逻辑性和通俗性,以简明扼要且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内容贴近现实,深入浅出,用事例和直观的图表阐述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10个单元详细讲解,且每个学习单元都配有自测题和参考答案。

    前 言

    经济学是一门致用的学问。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合理选择与组织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会利用这些原理来解释周围的经济现象,理解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运行方式,了解政府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及其局限性,一直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努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逻辑性和通俗性。考虑到绪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本书努力让学生在入门阶段就清楚地了解经济学的整体架构及其基本思想,并使绪论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此,本教材首先对经济学语境中的市场经济与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作了区分,阐述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其次,在每个学习单元中设置了学习导入,并在学习导入中创建了学习内容与经济学十大原理的联系,努力使绪论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使教学内容既贴近现实,体现时代精神,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教材尽量结合当前实际,用现实的事例和直观的图表阐述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本书由闫彦、周登峰任主编,张相斌任主审。全书共分十一个学习单元,周登峰编写了前八个单元(微观经济学部分),内容包括经济学概述、供求与价格、弹性及其应用、效用及消费者行为、生产与成本、市场类型与企业决策、市场效率与经济平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闫彦编写了后三个单元(宏观经济学部分),内容包括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失业、宏观经济政策。

    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国内外的相关教材和专著,在此向有关作者和译者致以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编 者

    2011年4月

    目 录
    前言

    学习任务1 经济学概述 1
    1.1 什么是经济学 1
    1.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
    1.1.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
    1.2 市场、计划与资源配置 2
    1.2.1 市场和市场经济 2
    1.2.2 资源及其常见的配置方式 3
    1.2.3 现实中的市场经济 4
    1.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
    1.3.1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4
    1.3.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5
    1.3.3 边际分析法与均衡分析法 6
    1.4 经济学十大原理 7
    1.4.1 有关个人作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7
    1.4.2 有关人们如何交易的原理 8
    1.4.3 有关整体经济运行的原理 8
    学习自测1 9
    学习任务2 供求与价格 11
    2.1 需求 11
    2.1.1 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11
    2.1.2 需求表格、需求曲线与需求函数 12
    2.1.3 需求量与需求的变动 14
    2.2 供给 15
    2.2.1 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15
    2.2.2 供给表、供给曲线与供给函数 16
    2.2.3 供给量与供给的变动 17
    2.3 均衡价格 18
    2.3.1 均衡价格的形成 18
    2.3.2 均衡价格的变动 19
    2.4 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 20
    2.4.1 限制价格 21
    2.4.2 支持价格 21
    学习自测2 22
    学习任务3 弹性及其应用 26
    3.1 需求价格弹性 26
    3.1.1 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26
    3.1.2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27
    3.1.3 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 28
    3.2 其他弹性 30
    3.2.1 需求收入弹性 30
    3.2.2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1
    3.2.3 供给价格弹性 32
    学习自测3 33
    学习任务4 效用及消费者行为 35
    4.1 效用 35
    4.1.1 欲望、偏好与效用 35
    4.1.2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6
    4.1.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6
    4.1.4 消费者剩余 37
    4.2 消费者选择 39
    4.2.1 消费可能性 39
    4.2.2 理性支出原则 39
    4.2.3 无差异曲线 41
    4.2.4 理性支出原则图解 45
    4.3 消费者选择的变动 46
    4.3.1 预算线的变动 46
    4.3.2 消费者选择的变动 47
    学习自测4 50
    学习任务5 生产与成本 54
    5.1 企业及其基本经济问题 54
    5.1.1 企业的目标及其组织形式 54
    5.1.2 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55
    5.1.3 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56
    5.2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与组合 56
    5.2.1 企业决策的时间框架 56
    5.2.2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57
    5.2.3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57
    5.2.4 只有一种可变要素时的
    合理投入区间 58
    5.2.5 多种可变要素时的最优组合 60
    5.3 总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61
    5.3.1 总成本及其变动规律 61
    5.3.2 边际成本及其变动规律 61
    5.3.3 平均成本及其变动规律 62
    5.4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与规模经济 64
    学习自测5 64
    学习任务6 市场类型与企业决策 67
    6.1 市场类型概述 67
    6.2 完全竞争市场与产量决策 68
    6.2.1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价格和收益 68
    6.2.2 停止营业点和企业短期供给曲线 68
    6.2.3 长期均衡与竞争效率 70
    6.3 完全垄断市场与价格决策 70
    6.3.1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
    价格和收益 70
    6.3.2 垄断企业价格和产量的确定 71
    6.3.3 垄断企业的价格歧视 73
    6.4 垄断竞争和寡头 75
    6.4.1 垄断竞争的特征 75
    6.4.2 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价格和产量 75
    6.4.3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76
    6.4.4 寡头垄断市场的产量与价格 76
    6.4.5 对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的评价 78
    学习自测6 78
    学习任务7 市场效率与经济平等 82
    7.1 市场效率 82
    7.1.1 经济效率 82
    7.1.2 竞争市场的效率 83
    7.1.3 市场效率的障碍 84
    7.2 经济不平等的衡量 85
    7.2.1 收入和财富 85
    7.2.2 洛伦茨曲线 86
    7.2.3 基尼系数 88
    学习自测7 89
    学习任务8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91
    8.1 垄断与反垄断 91
    8.1.1 垄断的低效率 91
    8.1.2 对垄断的干预 92
    8.2 外部性 94
    8.2.1 外部性概述 94
    8.2.2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94
    8.2.3 外部性问题的治理 97
    8.3 公共物品 99
    8.3.1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99
    8.3.2 共有地的悲剧 101
    学习自测8 102
    学习任务9 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 104
    9.1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104
    9.1.1 国内生产总值 104
    9.1.2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105
    9.1.3 名义GDP与实际GDP 107
    9.1.4 GDP与经济福利 108
    9.2 经济增长 109
    9.2.1 经济增长的内涵 109
    9.2.2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110
    9.2.3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112
    9.2.4 实现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措施 113
    学习自测9 113
    学习任务10 通货膨胀与失业 115
    10.1 物价水平的衡量 115
    10.1.1 GDP缩减指数 115
    10.1.2 消费者价格指数 116
    10.1.3 CPI与GDP缩减指数 117
    10.2 通货膨胀 118
    10.2.1 通货膨胀及其类型 118
    10.2.2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19
    10.2.3 通货膨胀的成因 120
    10.3 失业 121
    10.3.1 失业的衡量 121
    10.3.2 失业的类型 123
    10.3.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26
    学习自测10 126
    学习任务11 宏观经济政策 129
    11.1 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 129
    11.2 财政政策 130
    11.2.1 财政政策的内容 130
    11.2.2 财政政策的类型及运用 131
    11.2.3 内在稳定器和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132
    11.3 货币政策 133
    11.3.1 银行与货币供给 133
    11.3.2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134
    11.3.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136
    学习自测11 137
    参考答案 139
    参考文献 144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