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

-
【作 者】董洪清 蔡昌艳 马衍阳 徐学英
【I S B N 】978-7-5226-1671-1
【责任编辑】张玉玲
【适用读者群】本专通用
【出版时间】2023-08-25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300
【千字数】347
【印 张】18.75
【定 价】¥89
【丛 书】暂无分类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内 容 提 要
本研究全面梳理了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及移民社会适应性的突出问题,创新性提出构建“一主两翼”的闭环式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即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一主)、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协同参与(一翼),汇聚乡贤人才,赋能社区治理(一翼)的元治理理念。本研究从产业、生活、文化、交往、就业五个维度提出建议:一是转变产业观念,培育产业支撑,提升移民的产业适应能力;二是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敦促良好生活养成,提高移民的生活适应能力;三是强化培育共同体意识,传承创新文化,增强移民的文化适应能力;四是着力心理疏导,注重交往交流交融,增强移民的交往适应能力;五是着力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提升移民的就业适应能力。
本研究主要供社会学、农村发展等相关领域学者及研究人员使用,亦可供政策制定者、社会工作者、农村社区管理者参考使用。
前 言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是农村基层治理的新任务和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社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农村新型社区既有别于农村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是由若干行政村或者由政府引导工程移民、水库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等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成的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遍布我国脱贫攻坚期间所有的脱贫开发地区。本研究选择极具代表性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为样本,全面梳理农村新型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提出健全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对策。
本研究是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民族山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西昌学院董洪清教授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凉山彝族易地扶贫搬迁后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批准号:19BMZ072,项目类别:一般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该项目已于2022年6月1日结项,结项等级为良好。研究组成员主要由“四川民族山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和“西昌学院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研究团队”的相关专家及骨干构成。参与研究的具体分工为:课题负责人西昌学院董洪清教授负责研究设计、调研统筹、部分章节的撰写及全书的统稿工作;西昌学院蔡昌艳老师、马衍阳老师协助课题负责人组织调研、参与实地调研并承担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西昌学院徐学英老师、李浩淼老师参与实地调研并承担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蔡昌艳、马衍阳;第二章,马衍阳、蔡昌艳;第三章,董洪清、蔡昌艳;第四章,董洪清、徐学英、蔡昌艳;第五章,董洪清、李浩淼、徐学英。此外,西昌学院沙蓉、易莉、唐正霞、杨春晨等老师和西昌学院部分彝族学生及凉山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董红兵同志也为本研究的文献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做了大量工作。在撰写本著作过程中得到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党委书记杨继瑞教授、四川农业大型经济学院院长蒋永胜教授等专家的悉心指导。在此,对所有参与本书资料收集、书稿撰写和精心指导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研究者的水平有限,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仍然希望能对我国后扶贫时代的反贫困和基层治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 者
2023年4月
前言
绪论 1
第一章 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方法 4
第一节 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4
一、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背景 4
二、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意义 7
第二节 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思路、区域选择、重点与难点 10
一、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思路 10
二、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研究样本的区域选择 11
三、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1
第三节 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12
一、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方法 12
二、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的创新 13
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及主要概念 15
第一节 国内外社区治理及移民适应性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15
一、国内外社区治理及移民适应性相关研究 15
二、国内外社区治理及移民适应性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28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主要概念 29
一、社区及新型社区 29
二、适应与适应性 32
第三章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的实证分析 36
第一节 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及基本特点 36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6
二、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 37
第二节 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性调研情况的分析 48
一、调研方案的拟定 48
二、问卷调研的资料分析 50
第四章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和移民社会适应性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56
第一节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56
一、管理跟进力度不够,规章制度落实不力 157
二、治理主体多元,协同机制未成 158
三、服务设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161
四、监督尚未完全跟进 161
五、对新乡贤参与社区治理的赋能和规范不够 162
六、移民自治意识不强,全过程民主薄弱 166
第二节 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168
一、产业适应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169
二、生活适应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173
三、文化适应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178
四、交往适应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183
五、就业适应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190
第五章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和移民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路径 196
第一节 农村新型社区的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197
一、农村新型社区治理体系的构建 199
二、农村新型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抉择 200
第二节 农村新型社区移民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路径 233
一、转变产业观念,培育产业支撑,提升移民的产业适应能力 233
二、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敦促良好生活养成,提高移民的生活适应能力 240
三、强化文化共同体意识培育,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移民的
文化适应能力 248
四、着力心理疏导,强化交往交流交融,增强移民的交往适应能力 254
五、着力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提升移民的就业适应能力 257
结束语 265
附录A 名词术语 271
附录B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调研问卷(村民) 276
参考文献 285
后记 291
- 高职院校“德技并修·三育协同”的育人模式研究 [童世华 邓丹枫 彭韩柳依 周叶]
- 凉山脱贫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余滢 著]
- 中国—东盟竞技体育文化共同体研究 [郑花 著]
- 电子认证技术可信身份研究 [郭亓元 著]
-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李莎 著]
-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研究 [陈华锋 著]
- 粒子群算法在优化选取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尹浩 著]
- 风光水多能互补优化调度及风险分析研究 [刘为锋 郭旭宁 邢西刚 马彪 ]
- 海绵城市雨水花园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 [何茜 著]
- 典型替代燃料的低温氧化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 [邢利利 著]
- 职前教师职业伦理教育研究—以云南为例 [侯阿冰 著]
- 氧化石墨烯在页岩陶粒高强轻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洪晓江 著]
-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唐敬伟 江娜 著]
- 新形势下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汽车产业集群升级实证研究 [张兆英 著]
- 化工分离技术与优化策略研究 [王婷婷 著]
- 广西瑶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容婷 著]
- 南阳汉代画像石造型语言研究 [庞国华 著]
- 多维视域下的高校篮球教学创新研究 [张利超 李宁 著]
- 三峡梯级电站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 [姚华明 潘红忠 汤正]
- 第四代系统论:全息系统论—全息系统的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高展 著]
- 海上风电工程专利导航与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研究 [戚海峰 贾献林 许丹海 著]
- 湖湘文化与交互艺术的融合创新 [徐英 尹志强 著]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王连海 马强 郭俊杰 刘刚]
- 黄河流域非遗衍生品传播与经济开发协同发展研究 [毕雪燕 赵爽 著]
- 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探索研究 [张强 著]
- 基于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研究与实践—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主编 孙卫平 聂强]
-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 [杨帆 李小华 任雅琳 著]
- 光合细菌合成高价值物质的代谢研究 [刘淑丽 著]
- 媒体融合影响下的体育电视传播与价值开发策略研究——以世界杯/NBA为例 [赵晓琳 著]
- “四步曲”开放型实践教学活动研究与探索 [岑岗 林雪芬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