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之旅——唤醒隐匿在食物中的温暖记忆

-
【作 者】徐永清 著
【I S B N 】978-7-5170-0300-7
【责任编辑】陈艳蕊
【适用读者群】生活情趣
【出版时间】2012-12-07
【开 本】32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296
【千字数】245
【印 张】9.25
【定 价】¥35
【丛 书】生活/理财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大厨可做出不同口味、色彩、形状的菜肴。相同的一道佳肴,不同的食客则有不同的感受。能把寻常的食材做成美食,这是水平;能在日常生活中寻出滋味,这是本事。不管是故乡的粗茶淡饭,街巷小吃,还是国宴佳肴……皆饱含人情风物。和老饕一道奔赴一场味蕾之旅,咂摸美食背后的文化滋味。
老饕的笔触滑过寻常的巷弄小吃与精致华美的国宴佳肴,融炼几代人的味蕾记忆,于唇齿间回味那丝丝缕缕的温暖
人间有滋味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亘古不变的硬道理。人活世间,第一是生存,要生存就要吃饭。至于怎样吃,怎样利用现有的经济条件与现有的资源吃得好,这就提升到美食的高度了。
有关吃的形式与内容千差万别。再说了,美食也是个大的概念,它的外延很大,包括可食、可饮、可品尝的东西;它的内涵也很大,美味的、养眼的、营养的诸等。
“臣本布衣”,咱平头百姓一个,工薪阶层一位,故一直主张平民化的饮食。生猛海鲜,参鲍燕翅,虽然好吃,过于奢侈铺陈。百姓们常说,好吃还是家常饭,好看还是素打扮。流自己的汗,挣自己的钱,吃自己的饭,虽是粗茶淡饭,咱倍儿珍惜、踏实、有味。齐白石不是常说,布衣暖,菜根香吗?!知足了,咱就常乐吧。
其实饮食如同生活,它的滋味是可以提炼的,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大厨则可做出不同的口味、色彩、形状的菜肴。相同的一道佳肴,不同的食客则有不同的感受。用句陈词来形容,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要积累和提炼的,在其基础上才能升华。
对待美食的认知与感悟可能与生俱来,也可后天修炼。我少年从军,又喜欢旅游,长期以来,在饱览祖国壮丽河山之余,尽可能地饱享各地的美食。即便在本乡本土,也保持着发现美的眼睛和发现美的味蕾,把寻常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生活中,大凡在制作,品鉴之际,不时有些感受,于是便有感而发,遣情笔端,付诸文字。
常言道“文以载道”,美食文章既然也是“文”,当然不宜等闲视之。它既不是闲花,也不是野草。既然是文章,总得表明一种观点,虽谈不上教化,至少也要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要有点快乐的情趣,有点抒情的意味,若再有点寓教于乐的成分,那就是无量功德了。
在《八宝饭》一文中我写道:“待浇上满满一碗的桂花卤,一时汤匙齐发。就眨眼的功夫,一盘八宝饭便风卷残云般地解决了。吃完,食客们咂着嘴,不住叫好。”这是快乐。我在《黄瓜》一文中有语:“初夏时节,那黄瓜的藤蔓已长到尺长,这时它要上架了。用稻草把它的藤蔓轻轻一系,朝芦苇搭成的三角架上一扎,它便负势而上,一路高歌。黄瓜真争气,你给它一个平台,给它一个机会,它便毫不犹豫,充分利用。”这是把握时机。某在《百姓美食梅干菜》一文中语云:“我们这儿有句歇后语:干咸菜烧肉——骨里肥。这是形容某些人虽然外在朴实、节俭,实则家境殷实,是种低调的生活。‘干咸菜烧肉’样的生活态度,从小处说是不显山不露水,是种内敛;从大处说是韬光养晦。于吃还给人启迪,干咸菜功不可没。”这是启迪。愚在《徽州毛豆腐》一文写道:“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借烧小鱼来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其实烧豆腐与烧小鱼的道理是一样的,千万不要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否则物极必反。”这算是方略吧。
平心静气之际,我常常在想,能把寻常的食材做成美食,这是水平;能在日常生活中寻出滋味,这是本事;能把美食的感悟写成文章,这就是艺术。拙作虽非艺术,但我还是努力践行的。
此书是我十多年美食文章的一次大检阅,一次快乐总动员。跟前辈与同道相比,咱只不过是“学语”、“涂鸦”而已。虽是一家之言,均是有感而发。好在每朵浪花都有歌唱的权利,每朵山花都有抒情的责任。在此咱也歌唱一回,抒情一次吧。
此书在撰写与编辑过程中得到作家、美食家施志棠先生,挚友周崇国先生,赵晏先生,孔伟明先生,宋云武先生,妻子李晓奕,爱女徐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由衷的谢意。
徐永清
2012年11月写于古城广陵养怡斋
扬州炒饭 / 2
乾隆盛赞的五丁包 / 4
扬州干丝 / 6
八宝饭 / 8
十全十美十香菜 / 10
界首茶干 / 12
文思豆腐 / 14
高邮蒲包肉 / 17
春卷飘香 / 20
青菜极品扬州青 / 23
美味猪头肉 / 25
随 便 / 28
扬州老鹅 / 31
扬州什锦菜 / 36
端午十二红 / 39
醉 虾 / 42
夏日妙品子粥 / 45
烧杂鱼 / 48
甜蜜蜜 / 51
独树一帜的翡翠烧卖 / 53
清炖蟹粉狮子头 / 56
扬州饺面 / 59
神仙汤 / 62
在城里摸螺蛳 / 64
水乡小吃藕粉元宵 / 67
喷香的藕饼 / 70
百姓美食梅干菜 / 73
平民小吃油端子 / 76
长鱼美味蝴蝶片 / 79
年 蒸 / 82
粉丝摊 / 84
螺蛳三吃 / 86
啖龙虾 / 88
“顺遂”香 / 91
秋来话藕 / 93
本色阳春面 / 97
情浓锅巴 / 100
白鲢花鲢 / 104
四方美味
武威名吃三套车 / 108
黄山酥饼 / 110
徽州毛豆腐 / 112
苏州豆腐干 / 114
肇庆裹蒸 / 117
无锡汤包 / 119
张掖一绝苹果梨 / 122
镇江一绝锅盖面 / 125
淮安茶馓香飘飘 / 128
醇厚的连翘茶 / 131
西北醉枣 / 133
昆明三味 / 135
襄樊芥菜美名扬 / 138
清香的碧螺春 / 140
沱茶情缘 / 144
西北三炮台 / 147
趣话宝珠梨 / 149
鱼腥草 / 152
百 合 / 154
淮北名吃有啥汤 / 157
山珍谱有金针菜 / 159
无葱不欢 / 162
神仙赞叹的肴肉 / 165
生活滋味
吃鸡者说 / 168
夏日绝味凉粉 / 173
品味金银花 / 175
唐嫂粢饭 / 177
秋来菱角香飘飘 / 179
渔 趣 / 182
营养滋补炖猪爪 / 185
馄饨小挑 / 189
童年钓蛙 / 191
趟螺蛳 / 194
忆苦思甜说山芋 / 197
春日时蔬马兰头 / 200
情有独钟桂花香 / 203
割草烧饭香 / 206
抬石头 / 208
茶叶末 / 210
君子慎独话苦瓜 / 212
亦蔬亦药的大蒜 / 215
绿豆六吃 / 218
筋道当属手擀面 / 221
妙品莴苣 / 224
野鱼鲜 / 227
好吃入画的丝瓜 / 230
荷叶也入馔 / 233
冬来忙腌萝卜干 / 237
焦面怀想 / 240
粘着知了烤来吃 / 242
往日瓜市 / 243
毛豆晚会 / 246
细味豇豆 / 248
河蚌纪事 / 250
幸福的黄豆 / 254
家传磨米粉 / 257
今又端午 / 260
荠菜情 / 262
芝麻香 / 264
夏日瓠子正当时 / 267
慈姑印象 / 270
彩色萝卜西瓜红 / 273
泥鳅杂记 / 275
陋巷茶馆 / 278
扁 豆 / 280
酒馆情浓 / 283
吃芋头遇好人 / 285
- 中国—东盟竞技体育文化共同体研究 [郑花 著]
- 梅兰竹菊松诗词与君子文化再读 [李汶净 著]
- 广西瑶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容婷 著]
- 海南黎族民俗文化鉴赏 [庞国华 著]
- 用英语介绍中国美食文化 [孙成统 刘景琳 尉策 李楠楠 ]
- 湖湘文化与交互艺术的融合创新 [徐英 尹志强 著]
- 八桂文化 [主编 陈秀泉 阳代军]
- 汽车文化(双语版) [李清民 王万振]
- 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篇(彩图版) [21世纪报社 编著]
- 用英语发现世界:文化篇(彩图版) [21世纪报社 编著]
- 中华水文化(慕课版)(第二版) [毕雪燕 杨华轲 罗玲谊 等编著]
- 最是书香能醉人—河洛文化传承赏读 [主编 付小平]
- 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赵云利 刘景琳 王 云 赵秋嘉]
- 中华水文化(慕课版) [毕雪燕 杨华轲 罗玲谊 陈超 ]
- 计算机文化项目制教程 [主编 陈郑军 敖开云]
- 《红楼梦》中的传统文化赏读 [王媛媛 张立山]
- 汽车文化 [主编 郭荣春 孙菲 ]
- 国学经典解读 [主编 张立山 谷德林]
-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张志增 孙其刚]
- 英美文化ABC [管晓霞 编著]
- 计算机文化 [主编 许成刚 阮晓龙]
- 不可不知的日韩文化(高级篇) [主编 孙银银 张元婧]
- 不可不知的日韩文化(基础篇) [主编 孙银银 张元婧]
- 不可不知的欧美文化(高级篇) [主编 许伶俐 张元婧]
- 不可不知的欧美文化(基础篇) [主编 许伶俐 张元婧]
- 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石宝军]
- 每天读点世界文化:这里是非洲 [王泉 编著]
- 终极餐饮服务口语一本就够(全情景词汇加强版) [主编 成应翠 李丽红]
- 计算机文化及MS Office案例教程(Windows 7+Office 2010)(第二版) [刘祖萍 宋燕福]
- 每天读点世界文化:探寻最美“世界文化遗产” [主编 许伶俐 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