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基础入门

-
【作 者】韩元茗 王曦 编著
【I S B N 】978-7-5170-0205-5
【责任编辑】陈艳蕊
【适用读者群】生活情趣
【出版时间】2012-09-21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224
【千字数】134
【印 张】14
【定 价】¥30
【丛 书】生活/理财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易道,就是天、地、人的和谐之道。
易学不难学,基础是关键。《易学基础入门》分为五讲:周易、《易经》与易学,八卦的形成和卦、爻的基本概念,六十四卦的生成和卦序,阴阳与五行,天干与地支。在结构上,不做学术探讨,尽量删繁就简,集中介绍必备的基础概念;在表述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生僻字以拼音标注;在内容上,精心罗列了易学常用的图表、口诀和相关资料,以使这本小册子不仅可以作为入门教材,还可以成为初学者手边备查的实用工具,甚至留下了读书笔记的空间……
易学不难学,基础是关键
周易、《易经》与易学
八卦形成和卦、爻的基本概念
六十四卦的生成和卦序
阴阳与五行
天干与地支
象数理占道为先
附录:六十四卦诠解
大道至简 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 初学备查
名师引导 基础概念 拼音标注 图表口诀
在学习易学的过程中,常常听到许多朋友这样说:“我接触易学已经很长时间了,却仍然是一头雾水,翻开《易经》还是像看天书。”这种情况常常会使人产生对《易经》的畏惧感,甚至会放弃学习《易经》的勇气。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易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扎实。
《易经》是一部博大精深而又简约精微的著作,它不仅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数术乃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而且其表述方式涉及到许多专门的逻辑关系和术语。古代的经书,不像现在的书本一样可以拿过来自学,而是需要有专门的师傅进行传授才能学会。况且,《易经》里面并没有包含易学的全部知识,也没有解释《易经》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因此,就需要我们首先下一些功夫,把易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搞明白,先把基本功打扎实,扫清理解《易经》的障碍。有些朋友,刚刚接触了几天易学,就急着想学会打卦算命,断风测水,还不会走就想跑,这是不正确的。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古代易学类的知识不会轻易传人,照规矩只传给那些心守正道、品德高尚的人,以防止小人利用数术为非作歹,即使经书落到小人手里,他也看不懂,没法利用易学知识去干坏事。比如宋代朱熹注解的《周易本义》,正文之前是九张图表,也称“朱氏九图”,分别是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卦变图。这九张图的内涵太深了,如果没人讲解,恐怕一辈子也理解不透。而且由于《易经》产生的年代离现在非常久远,文字语言与现代也有很大差异,这也增加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难度,因为古人所熟悉的东西,今天对我们已经变得很陌生了。比如六十甲子,当时的人们就像我们现在熟悉阿拉伯数字一样熟知它们。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古人天天、月月、年年都要接触,但现在的人已然很少用它了。
所以,为了更好地掌握易学,必须先从基础开始,这就是我们编写这本《易学基础入门》教材的目的。这本教材分为五讲,第一讲介绍周易、《易经》与易学;第二讲介绍八卦的形成和卦、爻的基本概念;第三讲介绍六十四卦的生成和卦序;第四讲介绍阴阳与五行;第五讲介绍天干和地支。在结构上,不做学术探讨,尽量删繁就简,重点介绍必备的基础概念;在表述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生僻字以拼音标注;在内容上,精心罗列了易学常用的图表、口诀和相关资料,以使这本小册子不仅可以做为入门教材,还可以成为初学者手边备查的实用工具。
易学不难学,基础是关键——让我们从头开始吧。
第一讲 周易、《易经》与易学/ 1
一、 《易经》是一本什么书? / 3
二、《易经》的内容框架 / 8
三、《易经》的起源 / 11
四、易学的传承和发展 / 24
五、《易经》的哲学内涵 / 29
六、周易、《易经》与易学 / 31
第二讲 八卦的形成和卦、爻的基本概念/ 33
一、 八卦的形成 / 35
二、 关于爻的一些术语 / 60
第三讲 六十四卦的生成和卦序/ 77
一、 六十四卦的生成 / 79
二、 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名称 / 82
三、 六十四卦的三种排列次序 / 83
第四讲 阴阳与五行/ 113
一、 阴阳 / 115
二、 五行 / 124
第五讲 天干与地支/ 143
一、 天干 / 145
二、 地支 / 147
三、 天干地支相配和六十甲子 / 152
四、 天干地支的生克制化 / 160
五、 地支藏干 / 170
六、 五行寄生十二宫 / 172
结尾的话:象数理占道为先/ 174
附录 《易经》卦辞、爻辞译文/ 173
一、乾宫八卦 / 178
二、兑宫八卦 / 183
三、离宫八卦 / 188
四、震宫八卦 / 193
五、巽宫八卦 / 198
六、坎宫八卦 / 203
七、艮宫八卦 / 208
八、坤宫八卦 / 213
后记/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