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听力密码  听力密码  新概念美语  单词密码  巧用听写练听力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 者】主 编 佟勇臣 【I S B N 】978-7-5084-9499-9 【责任编辑】张玉玲 【适用读者群】高职高专 【出版时间】2012-05-29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316 【千字数】496 【印 张】19.75 【定 价】34 【丛 书】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备注信息】
图书详情

    本书共分三篇。第一篇讲述数据库的基本理论,通过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阐明数据库理论中最基本的内容,为数据库技术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二篇阐述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论述数据库技术的要点与设计方法。这两篇都有例题和习题与之配合,各章重点部分除了讲解详细之外,还用例题讲解了应用方法。第三篇是上机指导,给出了上机实验的内容和与之相关的章节。在附录中给出了学习本书所需的详细参考资料。另外各章习题有详细的解答,编程题的解答程序均已上机调试通过,这些内容可在出版社网站上下载。

    本书既讲述理论基础,又阐明应用技术的要点与设计方法,因此特别适合作为应用型本科和理论性要求比较高的高职高专学生以及具有较高要求的自考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习题参考答案等教学资源,读者可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网站或万水书苑上下载,网址为:http://www.waterpub.com.cn/softdown/或http://www.wsbookshow.com。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经验的结晶,是在作者二十余年教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授课讲义的基础之上,结合现在应用型本科、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修改补充而成的。因此,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言简意明,通俗易懂。本书概念阐述明确、重点突出,重点、难点部分着重论述。在数据库理论的阐述上,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满足应用技术的教学需要为限;在数据库技术的论述上,以数据库程序设计的教学需要为基准,着重强调对学生数据库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

    (2)尊重认识规律。本书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以具体实例和实际应用引路,分析和阐明数据库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尽量避免抽象的理论讲解,由感性到理性地安排和组织教材的内容,以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3)例题、习题和实验内容丰富。通过这些内容的合理安排,结合习题和实验,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4)本书例题和习题解答中的程序均已在Visual FoxPro系统中调试、运行通过。

    (5)采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与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和应用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和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希望读者能掌握这门技术,在各自的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数据库技术初学者的需要,尤其是本科、专科和高职学生的学习和使用。本书由三篇组成:第一篇讲述数据库的理论基础,作者用简明易懂的语言阐述数据库理论最基本的内容;第二篇讲述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基本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论述数据库技术的要点与设计方法。这两篇都有例题和习题与之配合,各章重点部分除了讲解详细之外,还用例题讲解了使用方法。第三篇是辅助学习部分,是帮助学生理解各章内容的上机指导。书中各章习题均有详细的解答,编程题的代码也已上机调试通过,可在出版社网站上下载。

    本书由佟勇臣任主编,边奠英、王琬茹、刘玉梅任副主编,其中边奠英教授编写了附录,王琬茹编写第7章,刘玉梅编写第4章和第8章。另外参加本书部分编写工作的还有:李金虎、杨慧贤、幺佳欣、尹丽华等。

    本书作为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学者、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书出版之际,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 者

    2012年4月


    前言
    第一篇 关系数据库原理与设计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2
    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2
    1.1.1 人工管理阶段 2
    1.1.2 文件管理阶段 3
    1.1.3 数据库系统阶段 4
    1.1.4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比较 6
    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7
    1.2.1 数据库的定义与特性 7
    1.2.2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原则 8
    1.2.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10
    1.3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11
    1.3.1 数据库的三级结构 11
    1.3.2 数据库的两级映射 12
    1.3.3 数据独立性 12
    1.4 数据库管理员与管理系统 13
    1.4.1 数据库管理员的作用 13
    1.4.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 14
    1.4.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程序组成 14
    1.4.4 数据语言 15
    1.4.5 数据字典 16
    1.4.6 数据库日志 17
    1.4.7 用户访问数据库的过程 18
    1.5 数据模型 19
    1.5.1 名词解释 19
    1.5.2 实体-联系模型 23
    1.5.3 关系模型 24
    本章小结 25
    习题一 25
    第2章 关系数据库的数学基础 29
    2.1 关系定义 29
    2.1.1 关系定义及其基本术语 29
    2.1.2 关系的性质 31
    2.2 关系数学与关系语言 31
    2.2.1 关系代数与ISBL语言 32
    2.2.2 元组关系演算与QUEL语言 38
    2.2.3 域关系演算与QBE语言 42
    2.3 关系查询语言SQL 46
    2.3.1 数据定义 46
    2.3.2 数据查询 47
    2.3.3 数据更新 49
    2.4 关系语言的评价 50
    2.5 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51
    2.5.1 关系模型评价 51
    2.5.2 函数依赖 52
    2.5.3 关键字 53
    2.5.4 关系模式的规范理论基础 53
    2.5.5 多值依赖与第4范式(4NF) 55
    2.5.6 连接依赖与第5范式(5NF) 57
    本章小结 58
    习题二 59
    第3章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运行 62
    3.1 关系数据库设计概述 62
    3.1.1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62
    3.1.2 关系数据库设计方法简介 63
    3.1.3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内容 64
    3.2 关系数据库的规划与需求分析 65
    3.2.1 关系数据库的规划 65
    3.2.2 关系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66
    3.3 关系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 70
    3.3.1 概念模型的作用 70
    3.3.2 建立E-R模型的方法 70
    3.3.3 建立局部E-R模型 71
    3.3.4 全局概念E-R模型的设计 71
    3.4 关系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72
    3.4.1 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 72
    3.4.2 关系规范化应用 74
    3.4.3 关系模式优化 75
    3.5 关系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76
    3.5.1 物理设计的主要目标和要解决的
    问题 77
    3.5.2 物理设计的内容 77
    3.6 关系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和试运行 78
    3.6.1 组织数据入库 78
    3.6.2 数据库的试运行 79
    3.7 关系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 79
    3.8 关系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 80
    3.8.1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80
    3.8.2 数据库完整性控制 82
    3.8.3 数据库并发控制 84
    3.8.4 数据库的恢复 85
    本章小结 85
    习题三 86

    第二篇 关系数据库应用

    第4章 数据库技术的预备知识 92
    4.1 数据库技术概述 92
    4.2 Visual FoxPro简介 92
    4.2.1 Visual FoxPro的主要特点 93
    4.2.2 Visual FoxPro的主要技术性能 94
    4.2.3 Visual FoxPro的主要技术指标 95
    4.3 常量与变量 96
    4.3.1 数据类型 96
    4.3.2 常量 97
    4.3.3 变量 98
    4.3.4 数组变量 99
    4.4 运算符与表达式 99
    4.4.1 运算符 99
    4.4.2 表达式 101
    4.5 常用函数 102
    4.5.1 数值处理函数 102
    4.5.2 字符处理函数 103
    4.5.3 日期与时间处理函数 106
    4.5.4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107
    4.5.5 与数据表(库)相关的函数 108
    4.6 Visual FoxPro的文件类型与命令结构 111
    4.6.1 常用文件类型 111
    4.6.2 常用系统环境设置 113
    4.6.3 命令结构与书写规则 114
    4.7 Visual FoxPro中的数据库相关概念 116
    本章小结 116
    习题四 117
    第5章 Visual FoxPro的基本操作 121
    5.1 Visual FoxPro应用程序的建立过程 121
    5.1.1 建立项目文件 122
    5.1.2 建立数据库 123
    5.1.3 向数据库添加数据表 123
    5.1.4 建立表单 125
    5.1.5 运行表单 127
    5.1.6 制作报表 127
    5.1.7 退出Visual FoxPro系统 129
    5.2 数据表、数据库的建立与访问 130
    5.2.1 自由表的建立与访问 130
    5.2.2 数据库的建立与访问 135
    5.3 数据的基本操作 139
    5.3.1 向数据库中添加与删除数据表 139
    5.3.2 数据库有关的函数 141
    5.3.3 修改数据表的结构 142
    5.3.4 记录指针的定位 143
    5.3.5 数据输入 144
    5.3.6 数据的修改、复制、删除与恢复 146
    5.3.7 数据查询 150
    5.3.8 数值计算 158
    5.4 数据的索引与排序 160
    5.4.1 索引特点 161
    5.4.2 索引类型 161
    5.4.3 建立索引 161
    5.4.4 多个字段索引 163
    5.4.5 筛选记录 164
    5.4.6 数据排序 165
    5.5 数据表之间的关联 165
    5.5.1 创建表之间的关联 166
    5.5.2 编辑表之间的关联 167
    5.6 数据视图 167
    5.6.1 建立本地视图 168
    5.6.2 修改本地视图 169
    5.7 数据输入与输出 170
    5.7.1 行输入与输出命令 170
    5.7.2 全屏幕输入与输出命令 173
    5.8 数据报表与标签 175
    5.8.1 数据报表 175
    5.8.2 标签 183
    5.9 SQL查询 186
    5.9.1 SQL语言 186
    5.9.2 Visual FoxPro系统的SQL查询 186
    5.10 与高级语言的数据交换 188
    5.10.1 数据表文件转换为其他系统的
    数据文件 189
    5.10.2 其他系统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数
    据表文件 189
    5.10.3 用文件操作函数交换数据 190
    本章小结 191
    习题五 192
    第6章 程序设计基础 195
    6.1 程序设计概述 195
    6.1.1 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95
    6.1.2 程序的建立与编辑 196
    6.1.3 程序文件的编译与执行 197
    6.2 选择结构设计 198
    6.2.1 简单判断语句 198
    6.2.2 选择判断语句 199
    6.2.3 多选择判断语句 199
    6.2.4 选择结构的比较 200
    6.2.5 选择语句的嵌套 201
    6.2.6 条件选择函数 203
    6.3 循环结构设计 203
    6.3.1 条件循环 204
    6.3.2 计数循环 206
    6.3.3 多重循环 206
    6.3.4 扫描循环 207
    6.4 数组及其应用 208
    6.4.1 数组的定义与赋值 208
    6.4.2 数据表与数组的数据交换 209
    6.4.3 与数组有关的常用函数 211
    6.5 特殊事件处理 213
    6.6 子程序、过程与自定义函数的程序
    设计 216
    6.6.1 子程序 216
    6.6.2 过程 219
    6.6.3 用户自定义函数 222
    6.7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简介 223
    6.7.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223
    6.7.2 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 224
    本章小结 225
    习题六 226

    第三篇 Visual FoxPro系统上机指导

    第7章 Visual FoxPro系统实验环境简介 232
    7.1 Visual FoxPro系统的安装 232
    7.1.1 Visual FoxPro系统的安装环境 232
    7.1.2 Visual FoxPro系统的安装过程 233
    7.2 Visual FoxPro系统界面简介 235
    7.3 命令窗口 235
    7.4 系统菜单 237
    7.4.1 “文件”菜单 237
    7.4.2 “编辑”菜单 240
    7.4.3 “显示”菜单 241
    7.4.4 “格式”菜单 244
    7.4.5 “工具”菜单 246
    7.4.6 “程序”菜单 248
    7.4.7 “窗口”菜单 248
    7.4.8 “帮助”菜单 249
    7.5 Visual FoxPro系统的工具栏 250
    7.5.1 定制主窗口工具栏 250
    7.5.2 工具栏 251
    7.5.3 定制工具栏中的按钮 257
    7.5.4 工具栏的显示方式 258
    7.6 Visual FoxPro系统的项目管理器 259
    7.6.1 项目管理器的窗口 259
    7.6.2 项目管理器的按钮 259
    7.6.3 项目管理器的使用 260
    7.6.4 项目管理器的定制 261
    7.7 系统选项的设置 261
    7.7.1 “控件”选项卡 261
    7.7.2 “区域”选项卡 262
    7.7.3 “调试”选项卡 263
    7.7.4 “语法着色”选项卡 263
    7.7.5 “字段映像”选项卡 264
    7.7.6 “显示”选项卡 265
    7.7.7 “常规”选项卡 265
    7.7.8 “数据”选项卡 266
    7.7.9 “远程数据”选项卡 268
    7.7.10 “文件位置”选项卡 270
    7.7.11 “表单”选项卡 271
    7.7.12 “项目”选项卡 272
    本章小结 274
    第8章 上机实验指导 275
    8.1 实验一 Visual FoxPro系统的安装
    环境与安装过程 275
    8.1.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5
    8.1.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75
    8.2 实验二 Visual FoxPro系统的界面 275
    8.2.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5
    8.2.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76
    8.3 实验三 选项设置与项目管理器的使用 276
    8.3.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6
    8.3.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76
    8.4 实验四 数据库、表的建立与访问 277
    8.4.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7
    8.4.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77
    8.5 实验五 数据表的基本维护 277
    8.5.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7
    8.5.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78
    8.6 实验六 数据的索引与排序 278
    8.6.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8
    8.6.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78
    8.7 实验七 数据表的数值统计 279
    8.7.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9
    8.7.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79
    8.8 实验八 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与数
    据视图 279
    8.8.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9
    8.8.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79
    8.9 实验九 数据的屏幕输入与输出 280
    8.9.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80
    8.9.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80
    8.10 实验十 数据报表 280
    8.10.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80
    8.10.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80
    8.11 实验十一 SQL查询 280
    8.11.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80
    8.11.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81
    8.12 实验十二 数据交换 281
    8.12.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81
    8.12.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81
    8.13 实验十三 程序设计初步与选择结构 281
    8.13.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81
    8.13.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82
    8.14 实验十四 结构 282
    8.14.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82
    8.14.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82
    8.15 实验十五 数组 282
    8.15.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82
    8.15.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83
    8.16 实验十六 子程序、过程与自定义
    函数 283
    8.16.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83
    8.16.2 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283
    附录1 实验报告格式 284
    附录2 Visual FoxPro系统常用命令简介 285
    附录3 Visual FoxPro系统常用函数简介 298
    参考文献 304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