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训

-
【作 者】主编 鲁顶柱 刘邦桂
【I S B N 】978-7-5084-8588-1
【责任编辑】
【适用读者群】高职高专
【出版时间】2011-06-20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300
【千字数】482
【印 张】18.75
【定 价】¥32
【丛 书】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首先围绕网络互联技术必备的网络基础知识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然后以H3C公司的产品为例,系统介绍有关网络互联的关键技术。
全书共14章及配套的17个实验,主要理论及实验涵盖内容为:虚拟局域网技术、生成树技术、路由器基础、广域网协议及接入技术、静态和动态路由协议、访问控制列表、NAT技术、VRRP技术和VPN技术等。
本书从学生的角度来编写,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俗易懂、实例众多,每章均配有习题,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读者快速上手。
本书由多年从事网络技术教学工作及系统集成项目的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编写,可用作高职高专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用作网络互联技术的培训、自学教材,也可供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以高职高专“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思想为编写基础,淡化理论,强化技能,重在实际操作。
我们和国际网络产品开发和网络工程方案提供商H3C公司合作,协同规划、开发了本教材。本书的设备选型以H3C产品为主,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参阅了H3C认证系列教程中的部分内容。教材的开发结合企业丰富的工程经验和一线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依照网络互联工程的工作过程编排全书的各个章节,并配备相应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验部分着重指出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提炼总结实际操作中的常见错误。本书的部分技术内容得到了H3C的授权,并已列入“H3C授权认证参考教材”书目。
全书按照实际网络工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分为网络基础知识、交换技术、路由技术、广域网技术、安全技术基础模块。第1、2章为网络基础知识,讲述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及子网划分技术;第3~5章讲解基本交换理论、虚拟局域网及生成树技术;第6、9、10章讲述路由器基本理论、静态路由、动态路由技术;第7、8章主要讲述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协议、广域网接入技术;第11~14章讲述ACL、NAT、VRRP、VPN这些常用安全技术及理论。如果学生拥有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则第1、2章可以作为选修内容。
本书由鲁顶柱、刘邦桂任主编,贺平任主审。第1~8章和实验一至实验九由刘邦桂编写,第9~14章和实验十至实验十七由鲁顶柱编写。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一线工程师的技术支持,尤其得到H3C 培训中心课程开发部的大力支持;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汲取了许多同仁的宝贵经验,在此一并致谢。另外,感谢何龙波、黄喜秀、陈秀妃等同学对书中文字及实验部分进行了仔细校对和验证。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如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至电子邮箱ludingzhu@gmail.com。
编 者
2011年4月于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本章学习目标 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3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3
1.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
1.2.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5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 5
1.3.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5
1.3.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6
1.4 标准化组织 7
1.5 OSI与TCP/IP参考模型 8
1.5.1 OSI参考模型 8
1.5.2 TCP/IP参考模型 9
1.5.3 两种模型的比较 11
习题与思考 12
第2章 IP寻址子网划分 13
本章学习目标 13
2.1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13
2.1.1 IP地址的格式 13
2.1.2 IP地址的种类 14
2.1.3 子网掩码 16
2.2 VLSM 17
2.2.1 非标准子网划分 17
2.2.2 全0和全1网段 18
2.2.3 专用地址空间 19
2.2.4 VLSM和CIDR 19
2.3 IPv6 21
习题与思考 21
第3章 交换机基础 22
本章学习目标 22
3.1 交换机的产生和工作原理 22
3.1.1 网桥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2
3.1.2 交换机的产生和工作原理 23
3.1.3 交换机、网桥、中继器和集线器的区别 24
3.2 交换机的概述 25
3.2.1 交换机的外观和产品说明 25
3.2.2 交换机的功能概述 26
3.2.3 交换机的体系结构 26
3.2.4 交换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27
3.3 交换机的分类 28
3.4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9
3.4.1 交换机的配置方式 29
3.4.2 交换机配置基础 32
3.4.3 常用的交换机配置指令 34
3.5 交换机的常用配置 35
3.5.1 交换机文件的上传和下载配置 35
3.5.2 交换机的端口配置 36
习题与思考 38
第4章 虚拟局域网技术 39
本章学习目标 39
4.1 VLAN的产生背景 39
4.2 VLAN的划分 39
4.3 VLAN的帧格式 40
4.4 VLAN端口 41
4.5 VLAN间路由 43
4.6 VLAN配置 45
4.6.1 VLAN的基本配置 45
4.6.2 VLAN接口的基本配置 45
4.6.3 配置实例 46
习题与思考 47
第5章 生成树技术 48
本章学习目标 48
5.1 生成树产生背景 48
5.2 生成树的原理 50
5.3 生成树的工作过程 51
5.4 生成树的拓扑变化 52
5.5 快速生成树 52
5.6 生成树的基本配置 53
习题与思考 53
第6章 路由器基础 54
本章学习目标 54
6.1 路由器软件和硬件的概述 54
6.1.1 路由器硬件概述 54
6.1.2 路由器软件概述 56
6.1.3 路由器启动过程概述 57
6.2 路由器基本配置 58
6.2.1 路由器配置方式 58
6.2.2 路由器的命令行接口 61
6.2.3 常用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64
6.2.4 路由器常用配置 65
6.3 环回接口 65
6.3.1 环回接口介绍 65
6.3.2 环回接口的配置 65
习题与思考 66
第7章 广域网协议 67
本章学习目标 67
7.1 广域网概述 67
7.1.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67
7.1.2 广域网的组成 68
7.1.3 广域网采用的协议 68
7.2 广域网连接类型 69
7.2.1 专线连接 69
7.2.2 电路交换 69
7.2.3 分组交换 70
7.3 PPP 70
7.3.1 PPP概述 70
7.3.2 PPP运行过程 71
7.3.3 PPP验证 72
7.3.4 PPP配置 73
7.4 帧中继 75
7.4.1 帧中继的相关概念 75
7.4.2 帧中继地址映射 76
7.4.3 帧中继子接口 77
7.4.4 帧中继配置 77
7.4.5 帧中继的显示 80
习题与思考 80
第8章 广域网接入技术 81
本章学习目标 81
8.1 数字数据网 81
8.1.1 DDN概述 81
8.1.2 DDN的特点 81
8.1.3 DDN的应用 82
8.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82
8.2.1 ISDN概述 83
8.2.2 ISDN的特点 83
8.2.3 ISDN的应用 84
8.3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84
8.3.1 B-ISDN概述 84
8.3.2 N-ISDN和B-ISDN的比较 85
8.4 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 85
8.4.1 PSDN概述 85
8.4.2 PSDN的特点 86
8.4.3 PSDN提供的基本业务功能 86
8.4.4 PSDN的应用 86
8.5 帧中继(Frame Relay) 86
8.5.1 帧中继概述 86
8.5.2 帧中继的应用 87
8.5.3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 87
8.6 数字用户线路xDSL 88
8.6.1 xDSL概述 88
8.6.2 ADSL的主要特点 90
8.7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 90
8.7.1 Cable Modem概述 90
8.7.2 Cable Modem的主要特点 91
习题与思考 91
第9章 静态路由 93
本章学习目标 93
9.1 路由和路由表 93
9.1.1 什么是路由 93
9.1.2 路由表 93
9.1.3 路由和交换的区别 95
9.2 静态路由与配置 95
9.2.1 静态路由 95
9.2.2 静态路由配置 96
9.2.3 静态路由配置场景及示例 97
9.3 默认路由配置 98
9.4 路由自环 99
9.5 静态路由的特点与动态路由的产生 99
习题与思考 100
第10章 动态路由 101
本章学习目标 101
10.1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101
10.1.1 动态路由协议基础 101
10.1.2 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
AS) 101
10.1.3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102
10.1.4 路由环路问题 103
10.2 路由引入 105
10.3 RIP路由协议 105
10.3.1 RIP路由协议的概述 105
10.3.2 RIP协议的工作原理 106
10.3.3 RIP协议的配置 107
10.3.4 显示RIP协议调试与监控 111
10.4 OSPF路由协议 113
10.4.1 基本概念和术语 113
10.4.2 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 114
10.4.3 OSPF中的4种路由器 115
10.4.4 OSPF链路状态公告类型 115
10.4.5 OSPF区域类型 116
10.4.6 OSPF协议的配置 117
10.4.7 OSPF协议调试与监控 121
习题与思考 122
第11章 访问控制列表 123
本章学习目标 123
11.1 访问控制列表概述及配置步骤 123
11.2 访问控制列表配置指令 124
11.3 访问控制列表基本配置示例 131
11.3.1 基本访问控制列表配置示例 131
11.3.2 高级访问控制列表配置示例 132
11.3.3 其他常用指令 132
11.4 ACL访问控制列表总结 133
习题与思考 133
第12章 NAT技术 135
本章学习目标 135
12.1 NAT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135
12.1.1 NAT技术产生的背景及作用 135
12.1.2 NAT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135
12.2 NAT的配置指令 136
12.2.1 地址池 136
12.2.2 Easy IP 137
12.2.3 静态地址转换 137
12.2.4 多对多地址转换和NAPT转换 138
12.2.5 内部服务器NAT转换配置 139
12.3 NAT配置查看与调试指令 140
12.4 NAT基本配置示例 141
习题与思考 143
第13章 VRRP技术 144
本章学习目标 144
13.1 VRRP技术产生的背景及作用 144
13.1.1 路由接入设备上的VRRP 144
13.1.2 园区网核心层设备上的VRRP 145
13.1.3 负载均衡中的VRRP 146
13.2 VRRP的基本原理 146
13.3 路由器设备上VRRP的基本配置指令
及示例 147
13.3.1 路由器设备上VRRP的基本配置
指令 147
13.3.2 路由器实现VRRP基本配置示例 150
13.4 交换机设备上VRRP的基本配置指令
及示例 153
13.4.1 交换机设备上VRRP的基本配置指令 153
13.4.2 交换机实现VRRP基本配置示例 156
习题与思考 159
第14章 VPN技术 160
本章学习目标 160
14.1 VPN概述 160
14.1.1 基本概念 160
14.1.2 主要的VPN技术 161
14.2 GRE VPN 161
14.2.1 GRE VPN的基本原理 161
14.2.2 GRE VPN基本配置指令 162
14.2.3 GRE VPN基本配置示例 163
14.3 L2TP和IPSec 164
习题与思考 165
实验一 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 166
1.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166
1.2 实验设备 166
1.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166
1.4 实验过程 167
课外实验与思考 177
实验二 网络设备的基本连接与调试 178
2.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178
2.2 实验设备 178
2.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178
2.4 实验过程 179
课外实验与思考 183
实验三 VLAN的配置 184
3.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184
3.2 实验设备 184
3.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184
3.4 实验过程 185
课外实验与思考 188
实验四 交换机的端口技术 189
4.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189
4.2 实验设备 189
4.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189
4.4 实验过程 190
实验五 ARP配置 196
5.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196
5.2 实验设备 196
5.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196
5.4 实验过程 197
实验六 生成树配置 202
6.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202
6.2 实验设备 202
6.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202
6.4 实验过程 202
课外实验与思考 207
实验七 链路聚合配置 208
7.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208
7.2 实验设备 208
7.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208
7.4 实验过程 208
实验八 PPP协议的配置 212
8.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212
8.2 实验设备 212
8.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212
8.4 实验过程 213
课外实验与思考 217
实验九 帧中继的配置 218
9.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218
9.2 实验设备 218
9.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218
9.4 实验过程 219
课外实验与思考 221
实验十 静态路由和静态默认路由配置 222
10.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222
10.2 实验设备 222
10.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222
10.4 实验过程 223
课外实验与思考 228
实验十一 RIP路由协议配置 229
11.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229
11.2 实验设备 229
11.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IP地址规划 229
11.4 实验过程 230
课外实验与思考 238
实验十二 OSPF协议配置 239
12.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239
12.2 实验设备 239
12.3 实验组网图及实验要求 240
12.4 实验过程 240
课外实验与思考 244
实验十三 路由引入配置 247
13.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247
13.2 实验设备 247
13.3 实验组网图及实验要求 247
13.4 实验过程 248
课外实验与思考 252
实验十四 访问控制列表与防火墙配置 253
14.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253
14.2 实验设备 253
14.3 实验组网图及实验要求 254
14.4 实验过程 254
课外实验与思考 260
实验十五 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261
15.1 实验内容与目的 261
15.2 实验设备 261
15.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 262
15.4 实验过程 262
课外实验与思考 267
实验十六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配置 268
16.1 实验内容与目的 268
16.2 实验任务一:在路由接入设备上实现
VRRP 268
16.2.1 实验设备 268
16.2.2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 268
16.2.3 实验过程 269
16.3 实验任务二:三层交换机上VRRP
实现网关备份和负载均衡 273
16.3.1 实验设备 273
16.3.2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 273
16.3.3 实验过程 275
课外实验与思考 281
实验十七 虚拟专用网(VPN)配置 282
17.1 实验内容与目的 282
17.2 实验设备 282
17.3 实验组网图与实验要求 282
17.4 实验过程 283
课外实验与思考 286
参考文献 287
- 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应用 [主编 王明超 芦娅云]
- 民航客舱服务实用英语教程 [主编 田静 徐亚玲]
- 工程数学 [主编 郭立娟 王海]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刘 军 杨国龙 刘天成]
- MySQL数据库项目式教程 [陈亚峰]
- 智能化技术基础(第三版) [邓文达 李礼]
- 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微课版) [主 编 黄滴滴]
- 大学应用数学 [主编 郭立娟]
-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与实践 [主编 但唐仁]
- 工业机器人拆装与调试 [主编 胡月霞 向艳芳 朱奇]
- 信息技术基础 [主编 唐倩 邵锐]
- 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微动教学法 [石铁峰 石家羽 著]
- Photoshop 图形图像项目化教程 [主编 胡斌斌 黎娅 苏大椿]
- 高职院校软件类专业“类上班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智勇 王海洋 著]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主编 姜国权 姜福佳]
- 信息技术(微课版) [王云 徐江鸿 李清霞 罗学锋 ]
- 管理基础与实务 [主编 王凤基 颜汉军]
-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主编 杨缨 李佳]
- 人工智能概论(第二版) [主编 任云晖 丁红 徐迎春 ]
- 信息时代美育之道 [主编 刘宏宇 黎娅]
-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项目式教程(微课版) [主编 苏陆]
-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微课版) [主编 王艳萍 安华萍]
- 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第三版) [主 编 赵艳莉 耿聪慧]
- 应用数学 [主编 刘东海 刘丽瑶]
- 计算机网络基础创新教程(模块化+课程思政版) [主编 唐继勇 李旭]
-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案例教程 [主编 周丽娟 王璐]
- 路由交换技术项目化教程 [主编 范国娟]
- 信息技术基础立体化教程 [邹承俊 周洪林 刘和文 叶煜 ]
-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实践 [主编 唐继勇 刘思伶]
- 信息技术基础项目化教程 [主编 王宏斌 王万丽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