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技术

-
【作 者】王林超
【I S B N 】978-7-5084-7576-9
【责任编辑】李炎
【适用读者群】本专通用
【出版时间】2010-06-01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
【千字数】471
【印 张】19.25
【定 价】¥32
【丛 书】21世纪汽车运用与维修系列规划教材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本书从汽车使用和维修的观点出发,介绍目前汽车上采用的电子控制技术,包括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汽油机缸内直喷系统、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电子控制柴油喷射系统、可变配气相位机构、进气增压控制系统、电控磁粉式电磁离合器、电控自动变速器、电控四轮驱动、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ASC)、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EPS)、汽车防滑控制系统、汽车巡航控制与全球定位系统、安全带与安全气囊系统、汽车电控防盗系统、汽车车载网络通信系统CAN-BUS简介、混合动力汽车等的基本概念、组成与工作原理及简单的检修。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类(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教材,也可供汽车制造、汽车维修等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以规律性、知识性和典型结构为主线组织内容,注重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2.注意内容的取舍和主次选择,以保有量大的车型结构为主介绍
3.以讲述结构和基本原理为主,通过典型车型进行分析,以学会为目的
4.每章配有小结和思考练习题,供读者学习、自测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以电子控制为先导,汽车上的新技术不断涌现。现有的汽车专业教材显得陈旧,急需改革、更新。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从不同角度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专著,结合多年教学、生产和科研经验及教训,力求全面、整体、系统地介绍有关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组成、基本方法和工作过程以及相关的结构与配置,力求符合当今相关科技发展趋势。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了以下环节:
时效性 尽可能多地反映目前汽车的各种电子控制技术。
通俗易懂 全书按汽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构造、工作原理和诊断维修组织编写,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图表,以便于阅读和自学。
应用性 图例以典型系统分析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作为高等工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汽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汽车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阅读。
本书由王林超任主编,张竹林任副主编,编写组成员(分工)是:王林超(绪论、第1章、第2章、第3章、第7章、第11章);潍坊职业学院王锐(第4章、第5章、第6章);山东交通学院张竹林(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2章);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王霞(第13章、第14章);山东交通学院刘春光(第15章、第16章)。陈继玲、许建、王厚乾、于磷、宋鲁伟、李竹芳、皮绍辉、王晓哲等同志也参与了本书的编审工作。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相关企业单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援引了有关技术资料,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诚恳期望得到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0年3月
绪论 1
第一篇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第1章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5
1.1 概述 5
1.1.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6
1.1.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7
1.2 电控汽油喷射的空气供给系统 9
1.2.1 空气计量装置 9
1.2.2 节气门体 13
1.2.3 怠速控制机构 14
1.3 电控汽油喷射的燃油供给系统 19
1.3.1 汽油箱 20
1.3.2 电动汽油泵 21
1.3.3 汽油滤清器 24
1.3.4 脉动衰减器 25
1.3.5 油压调节器 25
1.3.6 喷油器 26
1.4 电控汽油喷射的控制系统 28
1.4.1 检测发动机运行状况的传感器 28
1.4.2 开关信号 37
1.4.3 电子控制单元 37
1.5 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TCS-i) 47
1.5.1 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优点 47
1.5.2 智能电子节气门系统的组成和
工作原理 48
1.6 汽油机缸内直喷系统 51
1.6.1 缸内直喷主要结构 51
1.6.2 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模式 52
本章小结 54
思考与练习题 54
第2章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 56
2.1 概述 56
2.1.1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 57
2.1.2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59
2.2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 61
2.2.1 有分电器的点火控制系统 61
2.2.2 无分电器的点火控制系统 62
2.3 点火提前角与闭合角的控制 65
2.3.1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66
2.3.2 闭合角控制 67
2.4 爆振传感器与爆振控制 68
2.4.1 爆振控制方法 68
2.4.2 爆振传感器 70
本章小结 71
思考与练习题 72
第3章 电子控制柴油喷射系统 74
3.1 概述 74
3.1.1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特点 74
3.1.2 电子控制柴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75
3.1.3 电子控制柴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75
3.1.4 电子控制柴油喷射系统的功能 76
3.2 电子控制分配泵喷射系统 76
3.2.1 位置控制式电控分配泵系统 77
3.2.2 时间控制式电控分配泵系统 77
3.3 电子控制高压共轨喷射系统 79
3.3.1 供油系统组成与功能 79
3.3.2 电子控制系统 85
3.4 电子控制泵喷嘴喷射系统 86
3.4.1 泵喷嘴原理 86
3.4.2 宝来轿车电控泵喷嘴系统 87
本章小结 90
思考与练习题 91
第4章 可变配气相位机构 92
4.1 概述 92
4.2 本田车系可变气门相位与升程
电子控制机构(VTEC) 93
4.2.1 VTEC机构的组成 93
4.2.2 VTEC机构的工作原理 94
4.3 大众车系可变气门正时机构VVT原理 95
4.3.1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基本结构与原理 95
4.3.2 可变相位调节器和电磁控制阀的构造
和工作原理 96
4.4 丰田车系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i 97
4.4.1 主要部件结构 98
4.4.2 控制原理 99
本章小结 101
思考与练习题 102
第5章 发动机进气增压控制系统 103
5.1 谐波式增压控制系统 103
5.1.1 谐波增压装置的分类 104
5.1.2 可变进气管长度式谐波增压装置 104
5.1.3 可变进气管容积式谐波增压装置 104
5.2 废气涡轮增压控制系统 106
5.2.1 废气涡轮增压控制系统 106
5.2.2 进气管内真空度ΔPx的变化规律 108
5.2.3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汽油机正确使用 109
本章小结 109
思考与练习题 109
第二篇 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第6章 电控磁粉式电磁离合器 111
本章小结 113
思考与练习题 113
第7章 电控自动变速器 114
7.1 概述 114
7.1.1 自动变速器的特点 114
7.1.2 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115
7.1.3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115
7.2 液力变矩器 116
7.2.1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 116
7.2.2 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116
7.2.3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117
7.2.4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 119
7.2.5 单向离合器 120
7.2.6 锁止离合器 122
7.3 自动变速器的齿轮变速机构 123
7.3.1 自动变速器的选挡手柄 123
7.3.2 行星齿轮传动基本原理 124
7.3.3 离合器与制动器 127
7.3.4 典型齿轮变速机构 128
7.4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 137
7.4.1 控制系统的主要件 137
7.4.2 控制系统的分类 140
7.4.3 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141
7.4.4 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的功能 142
7.5 手动/自动一体化自动变速器 142
7.5.1 手动/自动M模式控制的优点 142
7.5.2 手动控制原理与使用方法 143
7.6 无级变速器 144
7.6.1 带式无级变速器基本结构与
工作原理 144
7.6.2 传动带 145
7.6.3 无级变速器 146
7.7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154
7.7.1 DCT组成 154
7.7.2 工作原理 154
7.7.3 DCT系统的控制 156
7.7.4 DCT电控液动换挡系统的原理 157
本章小结 158
思考与练习题 159
第8章 电控四轮驱动 160
8.1 非常接合式四轮驱动系统 161
8.2 常接合式四轮驱动系统 161
8.3 典型的四轮驱动系统 163
8.3.1 组成 163
8.3.2 工作原理 165
本章小结 166
思考与练习题 166
第9章 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ASC) 167
9.1 概述 167
9.1.1 减振力和弹簧刚度的控制 168
9.1.2 汽车高度控制 168
9.2 电控空气悬架的组成 168
9.3 空气悬架刚度及阻尼力调节 171
9.3.1 空气悬架刚度的调节 171
9.3.2 悬架阻尼的调节 171
9.3.3 车身高度的调节 173
9.4 空气悬架系统主要组成部件结构和
工作原理 174
9.4.1 悬架控制开关 174
9.4.2 高度控制ON/OFF开关 174
9.4.3 转向角度传感器 175
9.4.4 高度控制传感器 175
9.4.5 高度控制用空气压缩机 176
9.4.6 高度控制干燥器和排气阀 176
9.4.7 第1和第2高度控制阀 176
9.4.8 悬架控制执行器 176
9.4.9 可充气气缸 177
9.4.10 悬架ECU 177
9.4.11 失效保护 177
9.4.12 高度控制连接器 177
9.5 电控空气悬架的功能检查 178
9.5.1 汽车高度调节功能的检查 178
9.5.2 溢流阀的检查 178
9.5.3 漏气检查 179
本章小结 179
思考与练习题 179
第10章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EPS) 181
10.1 概述 181
10.1.1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优点 181
10.1.2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具体功能
和要求 181
10.1.3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 182
10.2 电液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182
10.2.1 电液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 182
10.2.2 电液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
工作原理 183
10.2.3 电液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主要
总成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84
10.2.4 液压动力转向油泵 188
10.3 电动油泵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189
10.3.1 大众POLO车电动油泵液压助力
转向系统的组成 189
10.3.2 大众POLO车电动油泵电控液压
动力转向系统的特点 191
10.3.3 大众POLO车电动油泵电控液压
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与检修 192
10.4 电控电动转向助力系统 193
10.4.1 电动转向助力系统EPS的优点 193
10.4.2 电控电动转向助力系统EPS
的组成 194
10.4.3 电控电动转向助力系统EPS的
工作原理 195
10.4.4 三种转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95
10.4.5 EPS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196
10.4.6 实例:本田飞度乘用车电动转向
助力系统EPS电路 197
10.5 汽车的电控四轮转向系统(4WS) 198
10.5.1 机械传动电子控制系统四轮转向
系统的组成 199
10.5.2 液压传动电子控制方式四轮
转向系统 200
本章小结 202
思考与练习题 202
第11章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203
11.1 概述 203
11.2 制动防抱死系统 204
1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优点 204
11.2.2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分类 204
11.2.3 制动防抱死的基础理论 205
11.2.4 制动防抱死系统主要零部件的
结构和工作原理 207
11.2.5 典型液压制动防抱死系统 213
11.2.6 气压ABS简介 220
11.3 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222
11.4 驱动防滑转控制系统(ARS) 223
11.4.1 驱动轮滑转分析 224
11.4.2 防滑控制方式 225
11.4.3 液压驱动防滑系统(ASR)组成 225
11.4.4 工作原理 229
11.4.5 气压制动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ASR) 231
11.5 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ESP) 233
11.5.1 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ESP)
电控元件的组成 233
11.5.2 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ESP)
传感器 234
11.5.3 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ESP)
的工作原理 235
本章小结 236
思考与练习题 237
第12章 汽车巡航控制与全球定位系统 238
12.1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 238
12.1.1 巡航控制系统的优点 238
12.1.2 巡航控制系统的组成 238
12.1.3 巡航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239
12.1.4 CCS ECU 240
12.1.5 巡航控制系统的传感器 241
12.1.6 巡航控制系统的执行器 241
12.2 汽车全球定位系统 244
12.2.1 汽车全球定位系统功能 245
12.2.2 汽车全球定位系统组成与工作 245
本章小结 247
思考与练习题 248
第13章 安全带与安全气囊系统 249
13.1 安全带 249
13.1.1 安全带及其作用 249
13.1.2 安全带的种类 250
13.1.3 安全带的结构 251
13.1.4 预紧式安全带 251
13.1.5 预警式安全带 255
13.1.6 气囊式安全带 255
13.2 安全气囊系统 255
13.2.1 安全气囊的作用与类型 255
13.2.2 安全气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56
13.2.3 主要部件 258
13.2.4 安全气囊系统的检修 267
本章小结 269
思考与练习题 269
第14章 汽车电控防盗系统 270
本章小结 277
思考与练习题 277
第15章 汽车车载网络通信系统CAN-BUS
简介 278
15.1 概述 278
15.1.1 汽车电气数据总线简介 278
15.1.2 汽车用局域网系统的应用与形式 279
15.2 乘用车CAN数据传输系统实例 281
15.2.1 CAN数据传输系统组成 281
15.2.2 动力CAN数据传输系统 283
15.2.3 舒适CAN数据传输系统 283
本章小结 285
思考与练习题 285
第16章 混合动力汽车 286
16.1 概述 286
16.1.1 混合动力汽车(HEV)的优点 287
16.1.2 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组成 287
16.1.3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288
16.2 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 289
16.2.1 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的组成 289
16.2.2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五种
工作模式 293
16.2.3 变速驱动挡位转换开关说明 296
本章小结 297
思考与练习题 298
参考文献 299
- 汽车评估学(第三版) [赵培全]
- 新形势下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汽车产业集群升级实证研究 [张兆英 著]
- 汽车文化(双语版) [李清民 王万振]
- 新能源汽车基础(双语版) [邱满 王倩]
- 汽车类专门用途英语教程 [主编 李倩]
- 汽车美容与装饰(第二版) [主编 颜宇]
- 汽车专业英语 [颜宇 孟倩 张希亮 张美吉]
- 汽车营销技术 [主编 赵培全]
- 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 [刁立福 赵修强]
- 汽车机械基础(第二版) [主编 颜宇 庞德旭 秦巍]
- 汽车概论(第二版) [赵长利 吴娜]
- 汽车构造与维修(下册) [主编 王林超 冯增雷]
- 汽车构造与维修(上册) [主编 王林超 王霞]
- 汽车电控技术(第二版) [主编 王林超 徐刚]
- 汽车性能与使用技术 [主编 刁立福]
- 汽车保险与理赔(第二版) [赵长利 刘明]
- 汽车构造(下册) [主编 王林超 徐刚]
- 汽车构造(上册) [主编 王林超 徐刚]
- 汽车营销理论与实务(第二版) [主编 赵培全]
- 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 [主编 赵培全 逄吉玲]
- 汽车发动机原理 [陈雯 吴娜]
- 汽车使用与维修技术 [刁立福]
- 汽车文化 [主编 郭荣春 孙菲 ]
- 汽车鉴定与评估 [主编 赵培全 宿林林]
- 创青春 梦起航——2015年万通星科杯首届创业设计大赛集锦 [万通汽车教育 编]
- 汽车安全工程 [郭荣春 曹凤萍]
- 汽车检测与维修常用工具及设备 [主编 孔庆奎 焦建刚]
- 汽车评估学(第二版) [主编 赵培全 蔡云]
- 汽车电气设备(第二版) [主编 吴芷红 胡福祥]
- 汽车运用工程 [主编 刁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