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ccess 2003)(第二版)

-
【作 者】陈光军 张秀芝 主编
【I S B N 】978-7-5084-5656-0
【责任编辑】宋俊娥
【适用读者群】本科
【出版时间】2008-06-01
【开 本】16开本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2008年06月第2版
【页 数】316
【千字数】
【印 张】
【定 价】¥32
【丛 书】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本书内容的组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科发展特点;增强实训和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数据库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既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共13章,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论、关系数据库的模型、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Access数据库的设计、数据查询、使用高级查询--SQL语言、窗体设计、报表、数据访问页、宏操作、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A、数据库设计实例、数据安全等。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材,也可作为成人高校、高职高专以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生学习数据库的教材,同时还可作为各类水平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自学辅导用书。
第二版前言
Access 2003数据库与应用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书采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力求既讲清楚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图把数据库开发技术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首先给出必要的理论,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加深对数据库原理的理性认识,使读者具备独立完成相应系统研制及开发的能力。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针对性:本书主要针对本科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先进性:一是内容先进,本书紧跟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克服了其他教材内容陈旧和难度过大等缺点;二是教材组织方法先进,本书理论部分与上机操作部分一起编写,交叉进行,避免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同时也起到了一书两用的作用。上机部分是为了验证和巩固理论部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随机操作,学生只需照着书上的步骤上机操作即可;第二阶段为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操作。在每章前面有学习导读,章后有适量的思考题,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实践性:本书在注重基本理论掌握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书的复杂数据库设计部分,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联系实际,并以实例的形式讲述从需求分析到软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开发能力。
本书的编者多年从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有着深刻地理解,在内容的组织上结合了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经验,书中的案例来自具体的科研项目。在第二版中着重增写案例,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案例贯穿整个知识的写作过程,在第12章用“销售与应付账管理系统”进行知识点学习之后的完整设计,两个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掌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书第二版由陈光军、张秀芝任主编,张建明、韩立军、刘昕、张峰庆任副主编。各章主要编写人员分工如下:陈光军编写第1、4、9章,张秀芝编写第3、6、12章,张建明编写第7、8章,韩立军编写第2、11章,刘昕编写第5、13章、张峰庆编写第10章。参加 本书大纲讨论及部分内容编写的还有刘永华、肖孟强、王成端、徐兴敏、宗绪锋、崔玲玲、于春花、魏先民、王红、崔凯、吴绍根、沈忠等。沈祥玖教授、李禹生教授和朱敦名教授等对全书进行了仔细认真地审阅,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1
本章学习目标 1
1.1 引言 1
1.1.1 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 1
1.1.2 数据库概述 2
1.2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 2
1.2.1 数据库发展阶段的划分 2
1.2.2 人工管理阶段 2
1.2.3 文件系统阶段 3
1.2.4 数据库系统阶段 3
1.2.5 高级数据库阶段 6
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7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8
1.4.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9
1.4.2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 11
1.5 Microsoft 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简介 12
1.5.1 Access的发展过程 12
1.5.2 Access的基本功能 13
1.5.3 Access 2003的新增功能 13
1.5.4 Access 2003的启动与退出 16
1.5.5 打开Access 2003数据库 17
1.6 Access 2003的基本结构 18
1.6.1 数据表 18
1.6.2 查询 19
1.6.3 窗体 19
1.6.4 报表 19
1.6.5 数据访问页 20
1.6.6 宏 20
1.6.7 模块VBA 21
1.7 Access 2003工作环境设置 21
1.7.1 “视图”选项卡 22
1.7.2 “常规”选项卡 22
1.7.3 “编辑/查找”选项卡 23
1.7.4 “高级”选项卡 24
1.8 Access 2003的帮助系统 25
习题 25
实训一 安装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 26
实训二 学习Access 2003数据库对象 26
第2章 关系数据模型及关系代数 27
本章学习目标 27
2.1 数据模型 27
2.1.1 数据模型 27
2.1.2 概念模型 30
2.2 关系代数 32
2.2.1 关系数据的定义 32
2.2.2 关系模型的常用术语 35
2.2.3 关系代数 36
习题 41
第3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42
本章学习目标 42
3.1 引言 42
3.1.1 讨论范围 42
3.1.2 存储异常问题 42
3.2 函数依赖 44
3.2.1 属性之间的联系 44
3.2.2 函数依赖 44
3.2.3 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 46
3.2.4 关键字 46
3.3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47
3.3.1 第一范式(INF) 47
3.3.2 第二范式(2NF) 49
3.3.3 第三范式(3NF) 49
3.3.4 BCNF范式 50
3.3.5 多值函数依赖 52
3.3.6 第四范式(4NF) 53
3.3.7 关系模式小结 54
习题 55
第4章 Access数据库的设计 57
本章学习目标 57
4.1 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 57
4.2 建立数据库 57
4.2.1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59
4.2.2 创建空白数据库 63
4.3 数据表的建立 64
4.3.1 建立和命名字段 71
4.3.2 指定字段的数据类型 71
4.3.3 设置字段的属性 72
4.3.4 字段说明 73
4.3.5 定义主关键字 76
4.3.6 建立索引 76
4.3.7 排序 78
4.3.8 筛选记录 79
4.4 修改数据表的结构 80
4.4.1 添加、删除、重命名字段和移动
字段的位置 80
4.4.2 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 81
4.4.3 修改字段的属性 81
4.5 数据表关联 81
4.5.1 表间关系的类型 81
4.5.2 创建表间关系 82
4.6 数据库的转换 84
4.6.1 在Access 2003中使用旧版本的
数据库 84
4.6.2 将Access 2003数据库转换为
Access 97格式 84
4.6.3 将旧版本的Access数据库转换为
Access 2003数据库 85
习题 86
实训三 用“设计视图”创建信息表 86
实训四 向信息表中输入数据并按要求排序 86
第5章 数据查询 87
本章学习目标 87
5.1 认识查询 87
5.1.1 查询的目的 87
5.1.2 查询的种类 88
5.1.3 查询条件 88
5.2 建立查询的方式 88
5.3 创建选择查询 89
5.3.1 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 89
5.3.2 利用设计器创建选择查询 91
5.4 创建交叉表查询 94
5.4.1 使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 94
5.4.2 在“设计视图”中创建交叉表查询 96
5.5 创建参数查询 97
5.6 创建操作查询 97
5.6.1 创建生成表查询 97
5.6.2 创建删除查询 98
5.6.3 创建追加查询 100
5.6.4 创建更新查询 101
5.7 创建其他类型的查询 103
5.7.1 创建查找重复项查询 103
5.7.2 利用查询向导查找表之间不匹配
的查询 103
5.8 保存查询 103
习题 104
实训五 选择查询的使用 104
实训六 建立并更新查询 104
第6章 使用高级查询——SQL语言 105
本章学习目标 105
6.1 SQL的数据定义 105
6.1.1 基本表 106
6.1.2 索引 107
6.2 SQL的数据操纵 108
6.2.1 查询 109
6.2.2 插入 116
6.2.3 删除 116
6.2.4 更新 117
6.3 视图 117
6.3.1 视图的建立和撤销 117
6.3.2 对视图的操作 118
6.3.3 视图的优点 119
6.4 SQL数据控制 120
习题 122
第7章 窗体设计 123
本章学习目标 123
7.1 认识窗体 123
7.1.1 窗体的结构 124
7.1.2 窗体的种类 124
7.2 窗体的用途 125
7.3 建立窗体 125
7.3.1 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126
7.3.2 不用向导创建窗体 129
7.4 窗体窗口介绍 132
7.4.1 窗体的工具栏 132
7.4.2 窗体弹出式菜单 134
7.4.3 “窗体设计”的工具箱 134
7.5 窗体属性、控件属性及节的属性 142
7.5.1 窗体的主要属性 143
7.5.2 节的主要属性 143
7.5.3 控件的主要属性 144
7.6 将图片或其他OLE对象添加到窗体中 144
7.6.1 在窗体上编辑未绑定的图片或
其他对象 144
7.6.2 在窗体中添加绑定对象框 144
7.7 定制窗体的外观 145
7.7.1 直线 145
7.7.2 矩形 145
7.7.3 文本 145
7.7.4 设置窗体属性 146
7.7.5 在窗体中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 146
7.7.6 设置控件属性 147
7.8 使用计算表达式 149
7.9 在窗体中使用宏 151
7.10 设置值 151
7.10.1 改变当前的控制焦点、页号
和记录号 151
7.10.2 查找记录 152
7.10.3 显示提示信息 152
7.10.4 打印窗体 153
7.10.5 利用宏来引入和导出数据 154
7.10.6 设计菜单 157
7.11 创建与使用主/子窗体 159
7.11.1 同时创建主窗体和子窗体 160
7.11.2 创建子窗体并将其添加到已有
的窗体中 160
习题 162
实训七 窗体的应用 162
实训八 建立窗体 162
第8章 报表 163
本章学习目标 163
8.1 认识报表的用途 163
8.2 报表的结构组成 163
8.3 报表设计区 164
8.4 报表的分类 166
8.5 报表设计窗口 166
8.6 设计报表 168
8.6.1 利用向导创建报表 168
8.6.2 利用设计视图手工创建报表 171
8.6.3 用预定义格式设置报表的格式 173
8.6.4 添加分页符和页码 173
8.6.5 使用节 174
8.6.6 在报表上绘制线条 175
8.6.7 在报表上绘制矩形 175
8.7 制作图表 175
8.8 创建子报表 176
8.9 创建多列报表 177
8.10 设计复杂的报表 178
8.11 打印预览报表 179
习题 180
实训九 报表的打印 180
实训十 制作报表 180
第9章 数据访问页 181
本章学习目标 181
9.1 概述 181
9.2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182
9.3 使用设计器创建和修改数据访问页 185
9.3.1 使用设计器创建数据访问页 185
9.3.2 编辑数据访问页 186
9.4 自动创建数据访问页 188
习题 189
实训十一 用数据页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189
实训十二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一个数据
访问页 189
第10章 宏操作 190
本章学习目标 190
10.1 宏的概念 190
10.1.1 宏的定义 191
10.1.2 消息循环与消息映射 192
10.1.3 窗体的事件属性 192
10.1.4 报表的事件属性 193
10.1.5 控件的事件属性 193
10.2 宏的分类 195
10.3 宏操作 195
10.3.1 操作数据的宏操作 195
10.3.2 执行命令的宏操作 196
10.3.3 实现导入/导出功能的宏操作 197
10.3.4 操纵数据库对象的宏操作 198
10.3.5 其他类型的宏操作 200
10.4 创建宏 201
10.5 向宏中添加操作 202
10.6 创建宏组 202
10.7 宏的条件表达式 203
10.8 执行宏 204
10.9 调试宏 205
习题 205
实训十三 宏的应用 206
实训十四 创建宏 206
第11章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A 207
本章学习目标 207
11.1 VBA概述 207
11.1.1 什么是VBA 207
11.1.2 VBE界面 208
11.1.3 如何使用Visual Basic 程序代码 208
11.2 VBA中的数据类型、变量与常量 210
11.2.1 VB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210
11.2.2 变量 212
11.2.3 将数据库对象命名为VBA程序
代码中的变量 215
11.2.4 常量 217
11.3 表达式、特殊标识运算符及内置函数 219
11.3.1 表达式 219
11.3.2 特殊标识运算符 220
11.3.3 系统内置函数 220
11.4 程序控制流程 222
11.4.1 以GOTO转移程序控制 222
11.4.2 条件语句 222
11.4.3 循环语句 225
11.5 数组 228
11.5.1 固定大小的数组 229
11.5.2 动态数组 230
11.6 子过程 231
11.6.1 Sub过程 231
11.6.2 Function过程 233
11.7 VBA程序调试 233
11.7.1 处理执行时的错误 233
11.7.2 良好的编程风格 234
11.7.3 控制模块窗体 234
习题 235
实训十五 用向导生成应用窗体 236
实训十六 制作模块 236
第12章 数据库设计实例 237
本章学习目标 237
12.1 数据库设计概述 237
12.1.1 数据库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37
12.1.2 数据库设计过程 238
12.2 需求分析 239
12.2.1 确认用户需求,确定设计范围 240
12.2.2 收集和分析需求数据 240
12.2.3 需求说明书 240
12.3 概念结构设计 242
12.3.1 设计局部E-R图 242
12.3.2 综合成初步E-R图 243
12.3.3 初步E-R图的优化 245
12.4 逻辑结构设计 245
12.4.1 初始关系模式设计 245
12.4.2 规范化处理 246
12.4.3 模式评价与修正 246
12.5 物理设计 247
12.6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248
12.6.1 建立数据库 248
12.6.2 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 250
12.7 销售与应付账管理系统设计过程 251
12.7.1 建立数据库 251
12.7.2 “登录”窗体 253
12.7.3 “销售单位信息”窗体 255
12.7.4 “销售单”窗体 273
习题 287
实训十七 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87
第13章 数据安全 291
本章学习目标 291
13.1 数据备份 291
13.1.1 导出数据 291
13.1.2 备份数据库 292
13.2 数据库加密和编码 293
13.2.1 设置数据库访问密码 293
13.2.2 数据库编码与解码 294
13.3 用户级安全机制 295
13.4 账户管理和权限管理 299
13.4.1 账户管理 299
13.4.2 权限管理 301
13.5 生成MDE文件 302
习题 303
实训十八 设置数据库访问密码 303
实训十九 用户级安全机制向导的使用 303
参考文献 304
- Python数据库编程 [主编 殷树友 邢 翀]
- SQL Server 2019数据库实战教程 [主编 岳付强 曾陈萍 唐承佳]
- MySQL数据库技术项目化教程——基于OBE理念 [主编 刘崇巍 庞金龙]
- MySQL数据库应用项目化教程 [主编 代恒 王明超]
- 数据库原理与实践(MySQL版) [杨俊杰 刘忠艳]
- MySQL数据库项目式教程 [陈亚峰]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践教程(SQL Server 2019) [主 编 严晖 周肆清]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19) [主编 严晖 刘卫国]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14(微课版) [主 编 赵德福]
- MySQL数据库项目化教程(第二版) [主编 郑小蓉]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ySQL版) [瞿英 裴祥喜 王玉恒]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19) [主 编 沙有闯]
-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真题精析与命题密卷 [钟志宏]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于SQL Server 2016 [主编 彭浩 黄胜 邹竞]
-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5天修炼 [钟志宏]
- Access数据库基础教程实验指导与习题集 [主 编 饶拱维 杨贵茂 吴华光]
- Access 数据库基础教程 [主编 饶拱维 杨贵茂 郭其标]
- MySQL数据库项目化教程 [主编 郑小蓉 段萍]
- C#数据库编程技术 [主编 顾家铭]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ySQL版) [主编 高亮 韩玉民]
- 数据库原理 [主编 杨俊杰 张玮]
-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第三版)实验指导 [程传庆]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8版)(第二版) [主编 严晖 王小玲]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践教程(SQL Server 2008)(第二版) [主编 严晖 周肆清]
- 数据库原理与SQL语言 [主编 余恒芳 汪晓青]
-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第三版) [程传慧]
- MySQL数据库开发实战 [肖睿 訾永所 侯小毛]
- 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教程(第二版) [主编 李亚]
- Access 2010数据库实用教程 [主编 张明 宣继涛]
- 数据库应用 [主编 肖睿 于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