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听力密码  听力密码  新概念美语  单词密码  巧用听写练听力
图书信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实用教程——AutoCAD 2009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 者】曾刚 主编 【I S B N 】978-7-5084-6228-8 【责任编辑】宋俊娥 【适用读者群】本科 【出版时间】2008-12-01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 【页 数】320 【千字数】 【印 张】 【定 价】32 【丛 书】21世纪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备注信息】
图书详情

      本书从CAD工程师设计机械产品的工作方式与流程出发,按国家职业技术职称AutoCAD高级绘图人员技能标准组织内容,采用“案例驱动”编写方式,以工程实践项目为中心,讲述使用AutoCAD 2009进行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操作技巧。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预备知识、基本绘图技能、制定样板图形文件、应用图层与在线计算功能、绘制总装配图、标注尺寸与公差、应用块与属性、插入表格与字段、打印图纸与输出图形、绘制与应用三维图形、绘制三维实体与程序化绘制图形、课程总结。读者按照本书提供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地进行练习,便可轻松而快速地学会应用AutoCAD 2009。通过各章配置的大量测试题,还能有效地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顺利通过考试。

      本书配套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实用教程学习指导与实践——AutoCAD 2009》包括各章学习辅导与实践、主教材测试题和参考答案,以及5个综合应用案例的设计方法与操作步骤。

      本书可作为本专科院校学生的AutoCAD教材,也可作为AutoCAD技术培训教材,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AutoCAD考试人员参考。

     

    按国家职业技术职称AutoCAD高级绘图人员技能标准组织内容

    紧扣AutoCAD课程教学与考试大纲,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采用“案例驱动”编写方式,以工程实践项目为中心,手把手教学

    结合各知识点,精选二维与三维设计绘图实例,将知识点融于实例讲解中,语法精炼,操作步骤详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每章配有类型丰富的测试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操作题等),供读者练习与自测

      本书从CAD工程师设计机械产品的工作方式与流程出发,按国家职业技术职称AutoCAD高级绘图人员技能标准组织内容,采用“案例驱动”编写方式,以工程实践项目为中心,讲述如何使用AutoCAD 2009进行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操作技巧。并以让读者即学即用作为教学目标,阅读本书后读者不但能快速掌握应用AutoCAD软件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将本书中提供的实例稍加修改后用于自己的课程设计项目中。

      全书共12章,各章主要内容及读者学完各章后要达到的能力要求如下:

    第1章  预备知识。做好使用AutoCAD开展机械设计的准备工作,掌握应用AutoCAD的基本知识,使用各种方法执行AutoCAD命令并输入参数,绘制与应用直线,输入与应用相对坐标值,编辑移动图形对象,设置与应用捕捉与方式,定制用户操作界面。

    第2章  掌握基本绘图技能。掌握绘制二维图形的技巧,设置与应用辅助线,掌握夹点编辑功能,设置与应用对象捕捉功能,使用PLINE命令绘制复杂图形,设置线宽值并用指定的线宽值绘制直线与圆弧线,快速移动、复制、镜像对象。

    第3章  制定样板图形文件。设置与应用AutoCAD绘图环境,制定用户的样板图形,使用图形模板绘制新图形,设置文本样式,在图形中输入中文文字,排列文字对象,在AutoCAD中应用不同的比例绘制图形,设置与应用栅格工具绘制图形,绘制有宽度的矩形线框,查阅与修改对象的图形数据和属性。

    第4章  应用图层与在线计算功能。详细了解图层的概念,创建图层与设置当前图层,使用在线计算功能做矢量运算,使用辅助线快速而精确地绘制图形,掌握在线计算功能及其使用特点,设置与使用AutoCAD线型库,定义线型与颜色并命名图层,应用在线计算结果绘制图形。

    第5章  绘制总装配图。掌握绘制总装配图中各零部件的图形,运用辅助线设计零部件的安装位置,绘制剖视面,选择填充图案,绘制手绘线,在绘图区域中布置二维视图,从一个视图中获取另一个视图中的相应投影点,练习应用辅助线绘制各投影视图中的图形,练习设置与应用图层、颜色、线型、线宽,定义图案的填充方式并填充图案,制定填充边界与绘制剖面线,按机械设计技术要求倒角、圆角处理图形。

    第6章  标注尺寸与公差。创建与修改标注样式,应用标注样式标注尺寸,标注直线尺寸,设置与修改尺寸对象,标注水平与垂直尺寸、圆的直径尺寸及在非圆视图上标注直径尺寸,自动标注尺寸值与设置尺寸值。

    第7章  应用块与属性。了解属性与块的概念,定义块、属性与插入属性块,掌握定义与应用图形块、属性块的方法,应用与编辑属性的技巧,为装配图标注零部件编号。

    第8章  插入表格与字段。定义表格样式,在表格中输入文字与特定的文字字段,设置与修改表格的列数与行数,插入与调整表格宽度、单元格高度与宽度,应用图形文件属性,在装配图中标注零部件编号,插入用于零部件明细表的表格。

    第9章  输出图纸与输出图形。为输出图纸准备各种输出设备,设置笔式绘图仪的物理笔参数,将图形文件压缩打包归档,使用图形文件中的图形制作Web页面,设置绘图比例与输出比例的关系,打印输出图纸,使用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第10章  绘制与应用三维图形。了解AutoCAD的三维标高与拉伸的概念,定义三维正交投影视图,定义与应用UCS(用户坐标系统),绘制、编辑三维图形,掌握三维正交投影与观察点的概念和应用方法,掌握创建与应用UCS的方法与时机,拉伸二维对象建立三维曲面,了解视口与视图的关系,掌握视口与三维正交投影视图的概念,设置多视口操作环境,设置与应用三维正交投影视图,三维绘图、三维编辑及拉伸对象,在复杂的图形中应用CAL命令与表达式,捕捉“中点”、“端点”等特定的坐标点。

    第11章  绘制与应用三维图形。设置与使用三维工作空间与控制台,应用AutoLISP程序绘制图形,绘制与编辑三维实体图形,应用十字中心线使图纸空间中各视图的图形正交对齐,编写绘制渐开线齿廓线程序,建立与应用“截面平面”,掌握设置辅助线绘制三维实体图形的操作特点,绘制圆柱斜齿轮三维实体图形。

    第12章  课程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学习独立开展设计与绘图工作,制定设计内容、要求、目的、项目、策划设计与绘图步骤,撰写设计说明书,掌握应用AutoCAD进行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步骤,通过实际绘图操作研习AutoCAD功能,撰写《设计报告书》并掌握答辩技巧。

      本书配套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实用教程学习指导与实践——AutoCAD 2009》包括各章学习辅导与实践、测试题和参考答案,以及5个综合性设计应用案例。

    本书由“AutoCAD前沿应用教程编委会”组织编写,由曾刚任主编,黄大昌、刁昕、李芳玲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严康强、黄有娟、陈新峰、谭静、徐君、何峰、陈子、唐耀东、马向辰、毕首全、于美云、李翔龙、叶楠、宁宇、赵腾任等。

      本书配有用PowerPoint制作的电子教案,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任意修改,需要者可以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网站(http://www.waterpub.com.cn/softdown)下载。使用本书的老师也可以与作者联系(280990@QQ.com),索取更多相关教学资源。

     

    前言
    第1章  预备知识 1
    1.1  安装相关软件 2
    1.2  启动AutoCAD 3
    1.3  设置屏幕显示方式 5
    1.4  执行AutoCAD命令 8
    1.5  LINE命令 12
    1.6  输入坐标值 13
    1.7  自动引用“上一点” 15
    1.8  MOVE命令 17
    1.9  精确定位坐标点 18
    1.10  ORTHO命令 21
    1.11  复制图形 21
    1.12  COPY命令 23
    1.13  复习 24
    1.14  作业 25
    1.15  测试 25
    第2章  掌握基本绘图技能 29
    2.1  绘制指定宽度的线段 30
    2.2  PLINE命令 32
    2.3  关闭与打开捕捉方式 32
    2.4  镜像复制图形对象 33
    2.5  应用夹点移动编辑功能 34
    2.6  应用夹点镜像复制功能 37
    2.7  应用夹点拉伸功能 38
    2.8  绘制多段线中的圆弧段 39
    2.9  复习 43
    2.10  作业 45
    2.11  测试 45
    第3章  制定样板图形文件 48
    3.1  设置与使用绘图环境 49
    3.2  创建新图形 50
    3.3  设置图形绘制范围 51
    3.4  LIMITS命令 52
    3.5  确定图形的输出比例 52
    3.6  制定绘图单位 53
    3.7  设置打开捕捉与栅格 55
    3.8  SNAP命令 56
    3.9  GRID命令 56
    3.10  ZOOM命令 57
    3.11  绘制图纸边框线 57
    3.12  RECTANG命令 59
    3.13  绘制标题栏 59
    3.14  在图形中添加文本对象 63
    3.15  在图形中排列对齐对象 66
    3.16  复习 69
    3.17  作业 70
    3.18  学习与实践 70
    3.19  练习 72
    3.20  测试 72
    第4章  应用图层与在线计算功能 76
    4.1  制定主视图与俯视图 77
    4.2  创建图层与设置线型 81
    4.3  确定各投影视图的位置 84
    4.4  确定主要部件的大小尺寸 87
    4.5  绘制圆形与切线 88
    4.6  修剪图形 90
    4.7  TRIM命令 92
    4.8  由主视图绘制俯视图 92
    4.9  MIRROR命令 96
    4.10  应用在线计算功能 97
    4.11  CAL命令 100
    4.12  复习 106
    4.13  作业 107
    4.14  测试 107
    第5章  绘制总装配图 110
    5.1  设计与绘制转动零部件 111
    5.2  设计轴承装配位置 112
    5.3  绘制滚动轴承 116
    5.4  填充剖面线 118
    5.5  合并多段线 120
    5.6  PEDIT命令 122
    5.7  圆角处理图形对象 122
    5.8  FILLET命令 123
    5.9  更新图形对象 123
    5.10  绘制转动轴与轴承定位端盖 125
    5.11  倒角处理图形 127
    5.12  CHAMFER命令 130
    5.13  修改与修补图形 130
    5.14  复习 133
    5.15  作业 134
    5.16  测试 134
    第6章  标注尺寸与公差 137
    6.1  创建尺寸标注样式 138
    6.2  设计尺寸线、尺寸界线、箭头和圆心标记的特性 140
    6.3  设置箭头和圆心标记特性 143
    6.4  设置尺寸线中的文本样式 144
    6.5  水平与垂直标注尺寸 147
    6.6  DIMLINEAR命令 149
    6.7  标注直径尺寸 150
    6.8  DIMDIAMETER 151
    6.9  创建非圆视图中标注直径的样式 151
    6.10  查看与更改标注样式 154
    6.11  复习 154
    6.12  作业 155
    6.13  测试 156
    第7章  应用块与属性 159
    7.1  绘制图形块 160
    7.2  定义块 163
    7.3  BLOCK命令 165
    7.4  插入块 166
    7.5  INSERT命令 167
    7.6  定义属性 168
    7.7  定义属性块 171
    7.8  应用属性 173
    7.9  标注零部件编号 174
    7.10  编辑与修改属性 176
    7.11  修改属性定义 178
    7.12  复习 179
    7.13  作业 180
    7.14  测试 180
    第8章  插入表格与字段 183
    8.1  创建表格样式 184
    8.2  插入表格 186
    8.3  调整表格与列宽度 189
    8.4  调整表格中的行高 190
    8.5  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192
    8.6  修改组成表格的单元格与行 193
    8.7  插入字段 193
    8.8  复习 195
    8.9  作业 197
    8.10  测试 197
    第9章  输出图纸与输出图形 200
    9.1  准备输出图纸 201
    9.2  指定输出设备 203
    9.3  设置输出设备使用参数 206
    9.4  配置绘图笔宽度 210
    9.5  设置打印页面 212
    9.6  预览与打印输出图纸 216
    9.7  压缩打包图形文件 218
    9.8  在网上发布图形 222
    9.9  复习 225
    9.10  作业 227
    9.11  测试 227
    第10章  绘制与应用三维图形 230
    10.1  绘制三维拉伸面 231
    10.2  设置三维观察点 232
    10.3  VPOINT命令 233
    10.4  使用动态观察功能 235
    10.5  设置正交投影视图 236
    10.6  三维旋转图形对象 239
    10.7  3DROTATE与ROTATE3D命令 241
    10.8  三维移动与复制图形对象 242
    10.9  三维镜像复制图形对象 245
    10.10  MIRROR3D命令 248
    10.11  定义UCS 248
    10.12  命名保存UCS 253
    10.13  UCS命令 254
    10.14  使用UCS绘制二维图形 256
    10.15  拉伸建立三维面 257
    10.16  总结 258
    10.17  复习 260
    10.18  作业 262
    10.19  测试 262
    第11章  绘制三维实体与程序化绘制图形 265
    11.1  设置与使用三维工作空间 266
    11.2  VPORTS命令 270
    11.3  使用ViewCube 271
    11.4  设置三视图 272
    11.5  开发渐开线齿廓线绘制程序 274
    11.6  绘制渐开线齿轮齿廓线 276
    11.7  “放样”绘制三维实体图形 280
    11.8  LOFT命令 282
    11.9  拉伸建立三维实体图形 283
    11.10  EXTRUDE命令 286
    11.11  使用“布尔运算” 287
    11.12  建立剖视图 289
    11.13  输出图纸 292
    11.14  复习 295
    11.15  作业 296
    11.16  测试 297
    第12章  总结 300
    12.1  开始设计 301
    12.2  绘制设计图形与输出图纸 303
    12.3  撰写《设计报告书》 303
    12.4  设计答辩 306
    12.5  期末总结 307
    12.6  期末考试 308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