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
【作 者】李亚伟 编著
【I S B N 】978-7-5170-1868-1
【责任编辑】陈洁
【适用读者群】科技
【出版时间】2014-04-21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页 数】364
【千字数】360
【印 张】22.75
【定 价】¥49
【丛 书】财务实战专家一点通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小韩开了一家素食饭馆,刚开张生意就特别火爆,他知道想做大做强,就要开分店,于是想到了融资。可是人家一看他的财务报表之后都不敢投资,说现在的盈利只是假象,不敢冒险。小韩这下迷茫了,他开始研究自己的财务报表,到底有什么漏洞呢……
本书就替小韩解开其中的秘密,从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到从不同的因素和角度分析,再到洞察财务指标背后的假象,全面、系统、深入地剖析财务报表,其中含括了三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财务分析如何与财务管理决策相结合;通过案例进项解读,引导读者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财务分析指标。最后列举了五大行业中的龙头公司作为财务分析的经典案例。
相信小韩看了此书之后,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本书不仅适合小老板以及从事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的从业人员阅读,而且对于从事投资分析、资信评估、银行授信、行业分析等专业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企业财务数据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通过财务分析,挖掘出对企业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已经成为一项越来越迫切的工作。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并且讲究方法和技巧的工作,只有真正理解财务报表的数据,熟练掌握财务分析指标,并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得出真正准确、合理、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本书的特点
本书有六大特点:
第一,将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管理和决策紧密结合。如果仅仅进行财务分析,即使得出正确的结论,但不能用财务分析的结果来指导财务管理的活动,那么再专业的财务分析也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如何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来指导财务管理活动,本书在论述财务分析方法和技巧时都做了深入介绍。
第二,首次重点论述了财务分析指标的假象。对于没有经验的财务人员来说,常常会被一些财务指标的假象所迷惑,如果不能充分识别这些假象,那么就会得出让人啼笑皆非的结论,如果用错误的财务分析结论来指导管理,那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本书作者结合十几年的财务分析经验,对于常见的、迷惑性强的一系列典型的财务分析假象做了精彩的分析和评论,目的是通过抛砖引玉,引导读者进行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财务指标,避免在不了解真实情况,或者是不了解指标真实含义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
第三,将财务分析与行业分析结合起来。本书在介绍财务分析方法时,均考虑了不同行业的影响,由于行业之间差距很大,同一个财务指标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含义是不同的,因此本书在举例时,通常考虑了行业的影响。
第四,指标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为了帮助读者真正地掌握财务指标的含义,笔者在介绍每一个财务指标时都举出相应的案例来解读,并对每一个案例中的指标做出细致的分析。
第五,对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全面、系统,注重同指标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分析偿债能力时,会考虑到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的影响,同样在分析盈利能力时,会考虑到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第六,本书涉及的财务理论、会计准则都是以最新财务准则为依据,并与最新的财务分析方法相结合,借鉴了大量国外财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本书的主要内容
全书共五篇。第一篇“财务报表分析入门”。本篇主要介绍财务分析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入门知识,熟悉财务报表的结构框架和内容,财务分析人员还要掌握常用的三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对于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指标都要熟练掌握,还介绍了如何撰写优秀的财务分析报告。本篇最后还介绍了阅读财报需要具备的会计知识。
第二篇“理解报表各项的含义”。本篇重点讲解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报表附注的详细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明白每个关键项目的来龙去脉,以便为后面全面分析财报打下基础。
第三篇“授人以渔:如何分析财务报表”。本篇是本书核心内容,财务分析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种技能,讲究方法和技巧,本篇内容就深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务分析一整套知识。值得一提的是,本篇内容并非是泛泛而论,而是将财务分析如何与财务管理决策相结合联系起来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讲解每一个财务指标,这样就能够通过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让读者切实掌握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能通过财务分析指导财务管理工作。
第四篇“洞察财务指标背后的假象”。本篇内容对一些常见的财务指标假象作出剖析,并通过案例进行解读,引导读者进行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财务指标。
第五篇“财务报表分析经典案例”。财务分析是一项实战性很强的工作,财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它的价值。为了帮助读者深入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我们选取了五个行业中的龙头公司作为财务分析的经典案例来分析,这五个行业及公司分别是:IT行业的东软集团、文化服务业的新华传媒公司、批发零售业的华联综超公司、汽车制造业的福田汽车和房地产行业的金地集团。
适合阅读本书的读者
本书不仅适合从事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的从业人员阅读,而且对于从事投资分析、资信评估、银行授信、行业分析等专业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李亚伟组织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顼宇峰、陈冠军、郭现杰、王凯迪、魏春、王晓玲、孟春燕、雷凤、张燕、鲍凯、杨锐丽、鲍洁、王小龙、李亚杰、张彦梅、张金霞、刘媛媛、戴艳、杜友丽、吴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
2014年2月
第一篇 财务报表分析入门
第1章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3
1.1 从总体上认识财报 3
1.1.1 认识财务报表的结构 3
1.1.2 三种不同角度对财务报表数据关注 4
1.2 投资者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关注点 8
1.3 债权人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关注点 9
1.4 经营管理者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关注点 11
1.5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12
1.5.1 资金结构分析 12
1.5.2 偿债能力分析 13
1.5.3 盈利能力分析 13
1.5.4 资金运用效率分析 13
1.5.5 现金流量分析 14
1.5.6 成本费用分析 14
1.6 揭示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14
1.6.1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的勾稽关系 15
1.6.2 现金流量表与各报表间的勾稽关系 16
第2章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18
2.1 基本分析方法格式 18
2.1.1 比较分析法 18
2.1.2 比率分析法 25
2.1.3 因素替代法 27
2.1.4 假设分析法 27
2.2 常用分析指标 28
2.2.1 绝对值指标 28
2.2.2 百分比指标 29
2.2.3 财务比率指标 29
2.3 财务分析主要步骤 30
2.3.1 确定分析目的 31
2.3.2 制定分析方案 31
2.3.3 收集财务数据和信息 31
2.3.4 分析过去、评价现状、展望未来 32
2.4 如何撰写优秀的财务分析报告 32
2.4.1 写给谁看?要明确阅读的对象 33
2.4.2 打破砂锅问到底:追问为什么 34
2.4.3 “聚焦法”:分析重点内容 36
2.4.4 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经营业务 37
2.4.5 财务分析中不要轻易下结论 39
第3章 阅读财报需要具备的会计知识 40
3.1 会计要素 40
3.2 会计的常用科目 41
3.3 会计凭证 43
3.4 会计账簿 45
第二篇 理解报表各项的含义
第4章 全面掌握资产负债表 49
4.1 认识资产负债表 49
4.1.1 资产负债表的标准样式 50
4.1.2 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关系 51
4.1.3 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51
4.2 流动资产项目 52
4.2.1 流动性最大的货币资金 53
4.2.2 交易性金融资产 54
4.2.3 应收票据 55
4.2.4 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 57
4.2.5 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 58
4.2.6 公司存货有哪些 59
4.3 非流动资产项目 60
4.3.1 长期股权投资 61
4.3.2 固定资产原价 61
4.3.3 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准备 62
4.3.4 固定资产净值 63
4.3.5 固定资产清理 63
4.3.6 无形资产 64
4.3.7 长期待摊费用 65
4.4 流动负债项目 65
4.4.1 短期借款 66
4.4.2 交易性金融负债 66
4.4.3 应付票据 66
4.4.4 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 67
4.4.5 应付职工薪酬 68
4.4.6 应交税费 69
4.4.7 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 71
4.4.8 其他应付款 72
4.4.9 流动负债合计 72
4.5 非流动负债项目 73
4.5.1 长期借款 73
4.5.2 应付债券 73
4.5.3 长期应付款 74
4.6 所有者权益项目 74
4.6.1 实收资本 74
4.6.2 资本公积 75
4.6.3 盈余公积 76
4.6.4 未分配利润 76
4.6.5 所有者权益合计 77
第5章 全面掌握利润表 78
5.1 认识利润表 78
5.1.1 利润表的标准样式 78
5.1.2 单步式利润表 79
5.1.3 多步式利润表 81
5.1.4 利润表的作用 82
5.2 主营业务利润 83
5.2.1 主营业务收入 83
5.2.2 主营业务成本 84
5.2.3 营业税金及附加 85
5.3 营业利润 87
5.3.1 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87
5.3.2 期间费用 87
5.4 利润总额 89
5.4.1 营业利润 89
5.4.2 投资收益 89
5.4.3 补贴收入 90
5.4.4 营业外收入 91
5.4.5 营业外支出 91
5.5 净利润 92
5.5.1 利润总额 93
5.5.2 所得税 93
5.6 可供分配的利润 93
5.6.1 净利润 93
5.6.2 年初未分配利润 93
5.6.3 其他转入 94
5.7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94
5.7.1 可供分配的利润 94
5.7.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94
5.7.3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95
5.7.4 提取储备基金 95
5.8 未分配利润 96
5.8.1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96
5.8.2 应付优先股股利 96
5.8.3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96
5.8.4 应付普通股股利 96
5.8.5 转作资本的普通股股利 97
第6章 全面掌握现金流量表 98
6.1 认识现金流量表 98
6.1.1 现金流量表的标准样式 98
6.1.2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的含义 99
6.1.3 现金和约当现金的概念 100
6.1.4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101
6.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01
6.2.1 现金流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01
6.2.2 现金流入:收到的税费返还 102
6.2.3 现金流入: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03
6.2.4 现金流入小计 103
6.2.5 现金流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04
6.2.6 现金流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05
6.2.7 现金流出:支付各项税费 106
6.2.8 现金流出: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06
6.2.9 现金流出小计 107
6.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08
6.3.1 现金流入: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108
6.3.2 现金流入: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109
6.3.3 现金流入: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
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109
6.3.4 现金流入: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110
6.3.5 现金流入小计 111
6.3.6 现金流出: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
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111
6.3.7 现金流出: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112
6.3.8 现金流出: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112
6.3.9 现金流出:现金流出小计 113
6.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114
6.4.1 现金流入: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114
6.4.2 现金流入: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114
6.4.3 现金流入: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115
6.4.4 现金流入小计 115
6.4.5 现金流出:偿还债务 116
6.4.6 现金流出: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116
6.4.7 现金流出: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117
6.4.8 现金流出小计 117
第7章 全面掌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19
7.1 认识所有者权益表 119
7.1.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119
7.1.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 120
7.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标准表样 120
7.3 所有者权益的编制方法 123
7.3.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逻辑关系 123
7.3.2 报表编制 123
7.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124
7.4.1 水平分析 124
7.4.2 垂直分析 125
第8章 全面掌握报表附注 127
8.1 报表附注有什么作用 127
8.2 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及结构 128
8.3 企业的基本情况 129
8.4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130
8.5 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 134
8.6 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137
第三篇 授之以渔:如何分析财务报表
第9章 企业资金结构分析 141
9.1 什么是资金结构 141
9.1.1 资金结构概念 141
9.1.2 资金结构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141
9.2 企业资产结构分析 143
9.2.1 流动资产分析 143
9.2.2 存货分析 145
9.2.3 应收账款分析 146
9.2.4 长期投资分析 148
9.2.5 在建工程分析 149
9.3 企业负债结构分析 150
9.3.1 资产负债率分析 151
9.3.2 资本负债率分析 153
9.3.3 流动负债率分析 154
9.4 如何评价企业资金结构是否合理 156
9.4.1 合理资金结构的确定方法 156
9.4.2 不合理资金结构的几种表现形式 158
第10章 企业偿债能力及债务风险分析 160
10.1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 160
10.1.1 资金流动性分析及债务偿还紧迫程度 160
10.1.2 短期偿债能力财务比率 164
10.1.3 长期偿债能力财务比率 170
10.2 用期限法分析企业偿债能力 175
10.2.1 用变现期表示的企业资产 175
10.2.2 用偿还期表示的企业负债 176
10.2.3 用期限法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176
10.3 企业债务风险分析 177
10.3.1 经营风险分析 177
10.3.2 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分析 179
第11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80
11.1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180
11.1.1 销售盈利能力分析 180
11.1.2 企业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185
11.2 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 188
11.2.1 税收政策 189
11.2.2 市场开拓能力 189
11.2.3 利润结构 189
11.2.4 资产负债结构 190
11.2.5 资产运转效率 190
11.2.6 表外因素 190
第12章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92
12.1 经营业务发展能力分析 192
12.1.1 营业收入增长分析 192
12.1.2 利润增长分析 194
12.1.3 资产增长分析 196
12.2 财务发展能力分析 199
12.2.1 资本扩张指标 199
12.2.2 股利增长指标 200
12.3 企业发展的七个状态 201
12.3.1 平衡发展 202
12.3.2 过快发展 202
12.3.3 失控发展 203
12.3.4 负债发展 203
12.3.5 周期性发展 204
12.3.6 低速发展 204
12.3.7 慢速发展 205
第13章 企业营运能力与经营协调性分析 206
13.1 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 206
13.2 资产周转速度与营业周期分析 207
13.2.1 应收账款周转率 207
13.2.2 存货周转率 209
13.2.3 流动资产周转率 210
13.2.4 固定资产周转率 211
13.2.5 总资产周转率 212
13.2.6 营业周期 213
13.3 经营协调性分析 214
13.3.1 营运资金需求与企业经营协调性 214
13.3.2 营运资金需求的影响因素 216
13.3.3 现金支付能力 216
13.3.4 经营活动动态协调分析 218
13.4 营运能力分析的几点提示 222
第14章 现金流量表分析 224
14.1 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224
14.1.1 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总体构成 225
14.1.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226
14.1.3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227
14.1.4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228
14.1.5 现金流量表附注分析 229
14.1.6 从现金流量表考察财务决策的成败 229
14.2 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方法 232
14.3 现金流量表比率分析 236
14.3.1 现金流量充足性分析 236
14.3.2 现金流量有效性分析 237
14.3.3 现金流量收益质量分析 243
第四篇 洞察财务指标背后的假象
第15章 偿债能力指标的假象 247
15.1 90%的资产负债率正常吗? 247
15.2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欺骗性 249
15.3 警惕已获利息倍数的分母 251
15.4 不要仅仅盯着偿债能力指标 252
第16章 盈利能力指标的假象 254
16.1 亏损的企业盈利能力就一定差吗 254
16.2 超高的利润率背后的巨大隐患 257
16.3 毛利率分析的极端重要性 259
16.4 投资损益常常成为企业利润的黑洞 261
16.5 税收优惠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不容小视 263
第17章 发展能力指标的假象 265
17.1 收入的快速增长未必反映企业发展能力强 265
17.2 警惕“虚胖的利润” 267
17.3 总资产增长背后有玄机 269
17.4 所有者权益增长并非就是企业发展能力提高 271
第18章 营运能力指标的假象 273
18.1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两面性 273
18.2 存货周转速度并非越快越好 275
第19章 现金流量表指标的假象 278
19.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才是立身之本 278
19.2 筹资能力是企业面临困境时的救命稻草 282
19.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不是锦上添花就是财务黑洞 283
19.4 不盈利也能生存,没有现金流入会迅速垮掉 285
第五篇 财务报表分析经典案例
第20章 IT行业:东软集团财务分析 291
20.1 公司概况 291
20.2 资金结构分析 292
20.3 偿债能力分析 295
20.4 盈利能力分析 296
20.5 营运能力分析 297
20.6 发展能力分析 297
20.7 现金流量分析 298
20.7.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98
20.7.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99
20.7.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99
20.8 财务分析结论 301
第21章 文化服务业:新华传媒公司财务分析 303
21.1 公司概况 303
21.2 资金结构分析 304
21.3 偿债能力分析 307
21.4 盈利能力分析 308
21.5 营运能力分析 309
21.6 发展能力分析 309
21.7 现金流量分析 310
21.7.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12
21.7.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12
21.7.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12
21.8 财务分析结论 313
第22章 批发零售业:华联综超公司财务分析 314
22.1 公司概况 314
22.2 资金结构分析 315
22.3 偿债能力分析 317
22.4 盈利能力分析 318
22.5 营运能力分析 319
22.6 发展能力分析 320
22.7 现金流量分析 320
22.7.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22
22.7.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22
22.7.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23
22.8 财务分析结论 323
第23章 汽车制造业:福田汽车财务分析 325
23.1 公司概况 325
23.2 资金结构分析 326
23.3 偿债能力分析 329
23.4 盈利能力分析 329
23.5 营运能力分析 330
23.6 发展能力分析 331
23.7 现金流量分析 331
23.7.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33
23.7.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33
23.7.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34
23.8 财务分析结论 334
第24章 房地产行业:金地集团财务分析 336
24.1 公司概况 336
24.2 资金结构分析 337
24.3 偿债能力分析 339
24.4 盈利能力分析 340
24.5 营运能力分析 341
24.6 发展能力分析 341
24.7 现金流量分析 342
24.7.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43
24.7.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44
24.7.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44
24.8 财务分析结论 344
参考文献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