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

-
【作 者】李中发 主编
【I S B N 】978-7-5084-1821-6
【责任编辑】杨娟娟
【适用读者群】高职高专
【出版时间】2008-07-01
【开 本】16开本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
【页 数】292
【千字数】
【印 张】
【定 价】¥24
【丛 书】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与组合罗辑电路、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
本书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眯,集电子技术和应用于一体。全书叙述简明,概念清楚;知识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图并茂;例题、习题丰富,各章均有学习要求、概述和小结,书后有附录和各章习题参考答案。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书同时配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实习》(周美珍、陈昌彦主编)。
本书既可作为各类高等学校非电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叙述简明,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图并茂,例题、习题丰富,各章均有学习要求、概述和小结,书后有附录和习题答案,便于教与学。
2.内容精练,基本概念清楚,重点突出,难点不难。
3.系统性强,使学生建立完整有序的概念。
4.知识结构合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实际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
6.力图反映新技术、新动向,以适应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它是20世纪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几十年来,电子技术以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它自身和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面貌,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电子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国防和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教材与《电工技术基础》(李中发主编,即将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作为电工学的一套教材,在章节安排和内容取舍上都作了仔细的协调。
本书集电子技术和应用于一体,在内容和结构上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课程改革的实践尝试,从时代发展、技术进步、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上进行总体考虑,力图实现以下目标:
叙述简明,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图并茂,例题、习题丰富,各章均有学习要求、概述和小结,书后有附录和习题答案,便于教与学;内容精练,基本概念清楚,重点突出,难点不难;系统性强,使学生建立完整有序的概念;知识结构合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实际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力图反映新技术、新动向,以适应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本教材的理论教学时数约为60学时,实践教学时数约为20学时。在教学时可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取舍。
本书是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电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建设的确定与实践”(项目编号Ⅲ31-1)课题组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指导下编写完成的。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许新民(第1章),邹津海(第2章),胡锦(第3章),谢胜曙(第4章),陈洪云(第5章),方厚辉(第6章),江亚群(第7章),李中发(第8章、第9章),向阳(第10章),杨华、周少华参加了部分习题的选编工作,陈玉英、李珊珊、陈南放等做了本书的文字录入和图表制作工作。本书由李中发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组织、修改和定稿工作;由方厚辉、谢胜曙、胡锦担任副主编。
前言
第1章 半导体器件 1
本章学习要求 1
1.1 PN结 1
1.1.1 半导体的导电特征 2
1.1.2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2
1.2 半导体二极管 4
1.2.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 4
1.2.2 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4
1.2.3 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5
1.3 特殊二极管 7
1.3.1 稳压管 7
1.3.2 发光二极管 9
1.3.3 光电二极管 10
1.4 双极型三极管 10
1.4.1 三极管的结构及类型 10
1.4.2 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电流放大作用 12
1.4.3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2
1.4.4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4
1.5 场效应晶体管 15
1.5.1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结构 16
1.5.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 17
1.5.3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19
本章小结 19
习题一 20
第2章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22
本章学习要求 22
2.1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2
2.1.1 放大电路的组成 23
2.1.2 估算法 24
2.1.3 图解法 24
2.2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5
2.2.1 图解法 26
2.2.2 微变等效电路法 28
2.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32
2.3.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2
2.3.2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33
2.4 射极输出器 36
2.4.1 静态分析 36
2.4.2 动态分析 37
2.5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 39
2.5.1 静态分析 39
2.5.2 动态分析 40
本章小结 42
习题二 42
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 47
本章学习要求 47
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48
3.1.1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48
3.1.2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52
3.2 差动放大电路 54
3.2.1 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54
3.2.2 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方式 58
3.3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59
3.3.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类型 59
3.3.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60
3.4 集成运算放大器 62
3.4.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 62
3.4.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 63
3.4.3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及种类 63
3.4.4 集成运放的理想模型 64
3.5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65
3.5.1 反馈的基本概念 66
3.5.2 负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别 67
3.5.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69
本章小结 71
习题三 72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78
本章学习要求 78
4.1 模拟运算电路 78
4.1.1 比例运算电路 78
4.1.2 加法和减法运算电路 83
4.1.3 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87
4.2 信号处理电路 90
4.2.1 有源滤波器 90
4.2.2 采样保持电路 93
4.2.3 电压比较器 94
4.3 正弦波振荡器 95
4.3.1 自激振荡条件 95
4.3.2 RC正弦波振荡器 96
4.4 使用运算放大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8
4.4.1 选用元件 98
4.4.2 消振 98
4.4.3 调零 98
4.4.4 保护 98
4.4.5 扩大输出电流 99
本章小结 99
习题四 100
第5章 直流稳压电源 106
本章学习要求 106
5.1 整流电路 107
5.1.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107
5.1.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08
5.2 滤波电路 112
5.2.1 电容滤波电路 112
5.2.2 电感滤波电路 114
5.2.3 复合滤波电路 115
5.3 直流稳压电路 115
5.3.1 并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116
5.3.2 串联型稳压电路 116
5.3.3 集成稳压器 118
本章小结 119
习题五 120
第6章 门电路与逻辑代数 124
本章学习要求 124
6.1 数字电路概述 124
6.1.1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 124
6.1.2 数制及其转换 126
6.1.3 编码 128
6.2 分立元件门电路 129
6.2.1 与逻辑和与门电路 129
6.2.2 或逻辑和或门电路 131
6.2.3 非逻辑和非门电路 132
6.2.4 复合门电路 133
6.3 集成门电路 134
6.3.1 TTL门电路 134
6.3.2 CMOS门电路 137
6.4 逻辑代数 138
6.4.1 逻辑代数的公式和定理 139
6.4.2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40
6.4.3 逻辑函数的化简 146
本章小结 150
习题六 150
第7章 组合逻辑电路 155
本章学习要求 155
7.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55
7.1.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155
7.1.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59
7.2 加法器与数值比较器 162
7.2.1 加法器 162
7.2.2 数值比较器 165
7.3 编码器 166
7.3.1 二进制编码器 166
7.3.2 二-十进制编码器 167
7.3.3 优先编码器 168
7.4 译码器 170
7.4.1 二进制译码器 170
7.4.2 二-十进制译码器 174
7.4.3 显示译码器 175
7.5 数据选择器与数据分配器 178
7.5.1 数据选择器 178
7.5.2 数据分配器 181
本章小结 182
习题七 183
第8章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190
本章学习要求 190
8.1 双稳态触发器 191
8.1.1 RS触发器 191
8.1.2 D触发器 194
8.1.3 主从JK触发器 197
8.1.4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199
8.2 寄存器 200
8.2.1 数码寄存器 200
8.2.2 移位寄存器 201
8.2.3 集成移位寄存器 204
8.3 计数器 205
8.3.1 二进制计数器 205
8.3.2 十进制计数器 208
8.3.3 N进制计数器 210
8.4 555定时器 217
8.4.1 555定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17
8.4.2 555定时器的应用 218
本章小结 223
习题八 224
第9章 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 231
本章学习要求 231
9.1 只读存储器 232
9.1.1 ROM的结构 232
9.1.2 ROM的工作原理 233
9.1.3 ROM的应用 237
9.2 随机存取存储器 240
9.2.1 RAM的结构 241
9.2.2 RAM容量的扩展 242
9.3 可编程逻辑器件 244
9.3.1 PLD的结构 244
9.3.2 PLD的分类 245
9.3.3 PLD的应用 247
9.3.4 PLD设计过程简介 249
本章小结 250
习题九 250
第10章 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 254
本章学习要求 254
10.1 数模转换器 255
10.1.1 T型电阻网络数模转换器 255
10.1.2 倒T型电阻网络数模转换器 258
10.1.3 集成数模转换器及其应用 259
10.1.4 数模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60
10.2 模数转换器 261
10.2.1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 261
10.2.2 集成A/D转换器及其应用 263
10.2.3 模数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65
本章小结 265
习题十 266
附录 267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69
参考文献 278
- 电子技术(第二版) [主编 覃爱娜 李飞]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刘 军 杨国龙 刘天成]
-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第二版) [主 编 张静秋]
- 信电类专门用途英语教程 [主编 宋晶]
-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及实验指导 [主编 陈荣]
- 电路与电子技术Ⅱ——电路分析基础 [主编 陈晓 金哲]
- 电路与电子技术Ⅲ——模拟电子技术 [主编 刘峰]
- 数字电子技术 [主编 覃爱娜]
- 电路与电子技术Ⅰ—数字电子技术 [主编 郑玉珍 王淑琴]
- 电子技术实训指导书(第二版) [主编 胡敏 肖杨 李艳]
-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 [主编 罗桂娥]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主编 李翠英 聂玲 魏 钢 罗]
- 电工电子技术 [主编 吴培刚 许弟建]
-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 [主编 王梅 唐翠微]
-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及Multisim仿真 [胡淑均 周天庆 戴哲转 夏秋华]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 [胡淑均 夏秋华 周天庆 戴哲转]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刘献如 罗桂娥]
-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指导书 [主编 陈亮]
- 电子技术 [主编 覃爱娜 李飞]
-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 [主编 李中发 邓晓]
-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 [任万强 张钢]
- 电子技术实训指导书 [胡敏 肖杨 李艳]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第二版) [主编 任万强]
- 数字电子技术 [主编 陈明义]
-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主编 张静秋]
- 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杨云英 邹红艳]
- 电子技术项目教程(Proteus版) [主编 郭志勇]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 [苑尚尊]
- 模拟电子技术 [罗桂娥]
- 电子技术(第二版) [李中发 罗瑞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