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

-
【作 者】时建 主编
【I S B N 】978-7-5084-7122-8
【责任编辑】张玉玲
【适用读者群】本科
【出版时间】2010-01-01
【开 本】16开
【装帧信息】平装(光膜)
【版 次】第1版
【页 数】280
【千字数】
【印 张】
【定 价】¥29
【丛 书】21世纪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
【备注信息】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本教材以FANUC 0i系统为例讲述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的知识与技能。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逐级分解形成课程教育目标,并细化落实课程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结构和知识序列,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来重新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组织课程内容,形成工作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书可作为技师学院、高级技校、高职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制造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鉴定培训教程。
选择典型零件产品为教学载体,充分结合广大院校教学实习设备的现状,对任何载体进行教学化处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做到“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系统
本教材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根据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工专业培养目标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逐级分解形成课程教育目标,并细化落实为各单元的教学目标。
本教材以“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结构和知识序列,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来重新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组织课程内容,形成工作任务引领型教材。
本教材选择典型零件产品为教学载体,充分结合广大院校的教学实习设备的现状,对任务载体进行教学化处理,重点是集中、全面反映工作过程所需知识点,并去除了过多重复、过于烦琐的内容,从而使源于企业的载体更具典型意义,该教材将企业工作流程与规范、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做到“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系统(机械零件或机构)。模块一至模块四按中级工标准设置,以理论与仿真为主,实操为辅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块五至模块八按高级工标准设置,以理论、仿真、实操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块九至模块十一按技师鉴定标准设置,以理论、实操为主,仿真为辅进行一体化教学。
本教材由山东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主持编写,本书编者中练军峰、王校春、曲亚冰、李举、蔡文斌、冯建栋、冷雨、龙吉业、李溪、李银涛等教师均在历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具有数控类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时建、赵冠琳、孙磊等老师均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多名编写人员具有丰富的企业一线生产经验。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山东技师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各位参编老师和数控专业各位老师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向帮助支持本书编写的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著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仍在所难免,欢迎读者和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我们进行鞭策和鼓励。
模块一 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 1
任务一 数控机床概述 1
任务二 数控机床编程基础 10
任务三 仿真软件简介 12
任务四 数控铣床基本操作 22
思考与练习 33
模块二 平面零件的铣削 35
思考与练习 67
模块三 轮廓类零件的加工 69
思考与练习 85
模块四 多槽类零件的铣削 86
思考与练习 113
模块五 孔类零件的加工 115
思考与练习 137
模块六 坐标系变换类零件的加工 138
任务一 五边形零件的铣削 138
任务二 旋转类零件的铣削 144
任务三 比例缩放与镜像类零件的铣削 150
思考与练习 158
模块七 曲面类零件的加工 161
任务一 圆形槽的加工 162
任务二 椭圆槽的加工 165
任务三 半圆球曲面的加工 172
任务四 固定循环宏程序的编写 177
思考与练习 187
模块八 配合类零件的加工 189
思考与练习 202
模块九 薄壁类零件的加工 203
思考与练习 214
模块十 螺纹的铣削加工 215
思考与练习 224
模块十一 零件的多轴加工 225
任务一 旋转体表面刻字 225
任务二 圆柱凸轮零件的加工 234
思考与练习 242
附录一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技能鉴定练习题 243
附录二 常用数控系统指令格式 253
参考文献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