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之韵

简介
本书特色
前言
章节列表
精彩阅读
下载资源
相关图书
2014年是我校建校100周年的喜庆日子,在这一百年中,从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到宁波商校再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风雨历程,回眸来路,实属不易。百年校史表明,一所学校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同样,一所学校的发展牵系着广大教工不懈的努力与奉献,在这漫漫征途中,学校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精神传统,那就是奉献、进取、奋斗。这一精神传统,既是学校经受百年风雨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也是今后继续前行的精神支持和强大动力。
从1998年学校筹建“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到2001年5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高职学院并更名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为秉承优秀传统,弘扬先进事迹,提炼宝贵经验,在百年校庆来临之际,学校党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八十位教学、管理、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及其经验进行了挖掘、整理,形成了这本展现学校教工精神风貌的集子,为煌煌百年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献礼。
长期以来,学校广大教职员工以培育英才为崇高使命,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当中,既有在教学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的老教师;又有年富力强,致力于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的中青年教师;还有一批虽然参加工作不久,但已在教学和管理上做出突出业绩的年轻教师。此外,还有更多没有受到表彰的教师在辛勤耕耘,他们甘居幕后,甘当红烛,甘做人梯,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默默地奉献着。拥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是学校的荣幸!更是学生们的荣幸!
学校要实现创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高职院校的目标,其核心要素还在于人才。为此,学校制定了长远的师资培养计划,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人才观,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等环节,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为此,我们一定要大力宣传和深入学习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提高教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工商之韵》一书所描写的,都是我们身边的典型,他们的事迹亲切感人,他们的经验易于借鉴,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我们深信,广大的师生员工一定能从这本书中吸取宝贵的精神营养,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为把我校建成高水平、能引领示范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出新贡献。
李雄杰 2
姚奇富 6
徐永春 9
徐盈群 12
郭聪聪 15
黄崇本 18
谢一风 21
蔡泽伟 23
熊荣生 25
专业(学科)领航 28
王希旗 29
叶建波 31
庄丹华 34
吕洪霞 38
余志强 40
陈明 43
郑子军 46
郑发泰 49
娄军委 52
胡巍 55
徐生 58
翁正国 61
徐健民 64
陶剑文 67
楼晓东 71
教学标兵 75
王其中 76
陈健 79
韦存存 82
任卓君 85
孙鉴 88
许静雪 91
应连军 94
梁春梅 97
程立章 100
温江霖 103
蒋金山 106
葛鲁波 109
熊国铭 112
潘红艳 115
樊洁 118
育人先锋 121
丁春文 122
毛可斌 125
王佳 128
包培红 131
刘云 134
何玉华 137
江华凤 140
许娟 143
吴海波 146
张海燕 149
翁晓梅 152
董艳 155
靖国华 158
潘玲 161
戴亚娥 164
服务能手 167
马莉卿 168
王联晓 172
王锦 175
史晓燕 178
任一波 181
朱亚萍 185
刘新朝 188
陈巧儿 191
张启富 194
崔世君 196
童开妙 199
戴艳 202
科研、社会服务典型 205
王红珠 206
朱正浩 209
李方园 212
李国旗 215
邬琦姝 217
应金萍 221
周井娟 223
胡平 226
侯冠华 229
俞位增 232
康瑛石 235
龚松杰 237
葛茜倩 240
熊惠平 242
后记 245